当前位置:

委员说丨赖明勇:鼓励工商资本下乡经营 形成城镇与农村资本的“双向流动”

来源:红网 作者:郭薇灿 徐士洁 编辑:肖拓 2020-05-20 23:29:11
时刻新闻
—分享—

QQ图片20200520212250.jpg

全国政协委员赖明勇。

红网时刻记者 郭薇灿 摄影 徐士洁 长沙报道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2019年中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21元,比上年增加6.2%,提前一年实现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农民收入翻番目标。然而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民增收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为此,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赖明勇将提交《关于积极应对疫情推动农民增收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建议》,就如何积极应对突发疫情对农民增收带来的不利影响,多措并举提升其收入水平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经过调研,赖明勇发现,当前农民增收存在着三大制约,分别是经营性收入生产率低,务工性收入遭遇疫情风险和财产性收入占比过低。“户均农业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配置效率都不高,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农民务农积极性不高。部分农产品产销失衡现象客观存在,特色农产品滞销情况时有发生。”赖明勇说,加上受今年疫情影响,短期来看,农民务工大部分集中在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尤其是疫情对农民工集中务工的餐饮、旅游等行业冲击巨大,农民工资性收入将受到较大的影响。长期来看,疫情推动了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加速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使用,从事简单重复劳动的失业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赖明勇建议,首先要夯实基础提升经营性收入。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一方面全力开展春耕备耕,督促将各级政府出台的涉农领域生产经营企业的税费减免,疫情损失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做好农资物品供应,确保农业稳定。另一方面持续加大农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投入,支持“互联网+三农”,大力发展乡村地区电商、冷链物流等,为农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础。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农业协同创新机制,同时注重提升基层农技人员待遇,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在鼓励错位发展优质农产品的同时,建立相应的农产品应急调控和调运机制,满足市场供给,规避市场波动。利用城市“宅经济”兴起、网络平台助力销售农产品等契机,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进一步提升城市对农产品的直供需求。及时把握疫情过后中药市场增加、粮食猪肉补库存的机会,提升农民种养业收入水平。

其次,精准帮扶增加务工性收入:在贯彻落实国家复工复产各项政策,帮扶受疫情影响企业的同时,探索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优化配置企业招工的岗位需求与农民工的就业需求,引导快速就业、稳定就业。注重发挥中小微企业的作用,及时承接因疫情影响而停工停产企业的劳动力,特别是对停产企业的熟练劳动工人,要及时提供转岗培训,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加大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增加公益性岗位设置,拓宽贫困农民灵活就业渠道。

最后,应深化改革盘活财产性收入:进一步鼓励工商资本下乡经营,探索改革农村耕地、林地、宅基地等生产生活资本的抵押、流转途径,降低流转的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形成城镇与农村资本的“双向流动”,真正实现土地流转规模化、多样化,提升土地产值,为贫困户分红、务工提供更多便利。对农民的金融信贷支持方面予以更多的精细帮扶,提升低收入群体的信贷资金使用效率。

来源:红网

作者:郭薇灿 徐士洁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湘商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s.rednet.cn/content/2020/05/20/727772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