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智造”推动民企高质量发展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邢骁 编辑:刘秋平 2018-11-08 09:21:39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见习记者 邢骁

喷涂、码垛、上下料……金秋时节,记者走进湖南猎豹汽车三工厂,“长沙1号”机器人正在一条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别小看这款6轴机器人,它不仅能将汽车挡风玻璃的测量、涂胶、安装等误差缩小到0.05毫米,还能将整个工作效率提升50%以上。

在蓝思科技,其自产的并联机器人正在流水线上快速拾取玻璃盖板,上料、插架、下料……这个“高速机械手”仅在0.8秒内就完成了一个动作循环。不仅快而且准。

在长沙,机器人替代人工作业已不鲜见。近年来,长沙市将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市建设的主攻方向,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力推进工业智能化,帮助全市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智造”为企业赋能

如今,长沙的民营企业已走出单纯的“人海战术”、以量取胜时代。除了“智能生产线”,一批“智能车间”“黑灯工厂”也相继涌现,持续为企业赋能。

三一重工18号厂房,被誉为花园式工厂。然而,这个神奇的工厂不止于美,它是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18号厂房是我们的总装车间,拥有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港口机械等多条装配线。”三一重工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传统生产模式下,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一个规格的产品;而在18号厂房,每条生产线可同时混装30多种不同型号的机械设备。

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发展,长沙不仅仅限于三一重工这样的行业巨头,在很多企业比比皆是,如加加酱油发酵食品数字化工厂的“智造”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包装,酱油制造10多道工序,全依靠机械作业。过去一秒钟很难灌装1瓶,现在能灌装10瓶。

长沙“智造”不仅为生产提速,还为产品提质。梦洁家纺的智能工厂,把产品当艺术品生产,让良品率从99%提高到99.99%。

如今在长沙,“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与“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一起发展智能制造的局面逐步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长城金融、远大住工、山河智能、科霸电池4家民营企业项目获批“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经3年积累,长沙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数量已达27个,成为全国拥有智能制造“国字号”最多的省会城市。

“智造”引产业蝶变

“机械湘军”,是我省的一张闪亮名片。

三一重工、山河智能、铁建重工雄居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一度是长沙市民营企业的骄傲。但在2012年,由于产能过剩和需求低迷双重夹击,长沙工程机械企业业绩俯冲直下。

从制造转向智造,长沙市牢牢抓住创新这个源动力。

今年,山河智能凭借“先导式创新”,从小挖机着手,最先走出低迷;三一重工注重生产制造工艺升级,同时寻求裂变式发展,衍生出三一众创、三一重卡、树根互联等行业新兴龙头;铁建重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不断提升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经历了多年行业低谷的蛰伏期,如今,长沙工程机械企业又“热”了起来。

持续创新,让长沙民营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保持优势。如今的三一重工,不仅卖挖掘机,还提供“挖掘机指数”——通过黑匣子传回海量的工况、位置、设备状态等数据,不仅可以用于指导三一的服务提升、研发创新以及市场销售,还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走势提供有益的参考。

曾经“大而旧”,如今“强而新”,崛起中的汽车企业,已非“吴下阿蒙”。今年10月,广汽三菱发动机智能工厂落户长沙经开区,填补了湖南汽车自产发动机的空白;7月,总投资105亿元的桑德集团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园项目落户长沙高新区,带动长沙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长沙市还着力推进“产品4.0工程”,以“模块化平台+智能化产品”为核心,帮助企业开发“能感知、有大脑、会思考”的智能产品。

“智造”已连线成面

推动工业智能化,长沙市除了“强筋骨”——支持企业打造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还在“富大脑”——建立工业云平台。

在三一重工远程监控显示屏上,一张全球地图布满小点,小点是目前三一售出的数十万台工程装备,在什么位置、处于什么状态,显示屏里清清楚楚。三一将工业物联网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前需要数天才能完成的维修等售后服务,如今一天之内就可完成。这是长沙工业云平台建设的典范。

2016年,由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打造的长沙工业云平台投入运营,也开始为民营企业提供云服务。利用该平台,企业可免掉一次性建设投入,仅需在使用过程中适当付费,就能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解决方案模块和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约三成信息化成本。

“入驻长沙工业云平台后,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位智慧管家。”湖南湖大艾盛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云平台的数字化服务,企业的人力成本和材料损耗得以大幅降低,而设备稼动率和产品合格率分别提高了4.8%和5.4%。这一“降”一“升”,企业的效益就出来了。

基于“工业云”的重要性,今年,长沙启动“万企上云”活动,加快了迈向全国智能制造高地的步伐。目前,长沙已有3万余家企业“上云”,智能制造发展已连线成面,完成“点线面”的布局。

聚焦22个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长沙市还着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如今,20名市级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联系22条产业链,高位统筹,强力推进。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邢骁

编辑:刘秋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