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智库领军人才“十人谈”】王泽应:用湖湘文化建设“美丽湖南”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吴公然 编辑:刘秋平 2017-11-05 10:36:1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要补短板,只有补齐短板才能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十九大后,如何把社会各项事业中的短板和短腿补好,不让短板拉后腿,不用长短腿跛脚走路,成为各地着重思考并力争解决的问题。从今天开始红网时刻推出【贯彻发展新理念 转型升级补短板——智库领军人才“十人谈”】栏目,专访湖南智库领军人才,为湖南补短板建言献策。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王泽应。武席同 摄

  红网时刻记者 吴公然 长沙报道

  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湖湘文化,以其鲜明个性和独特魅力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近代以来,湖湘文化孕育出的各类人才灿若群星,成为中华民族谋求解放和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今,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湖湘文化对于湖南的发展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王泽应教授。

  继承并弘扬湖湘文化三种精神来振兴和发展湖南

  红网时刻记者:湖南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可以继承并弘扬哪些湖湘文化精神用来振兴和发展湖南?

  王泽应:湖湘文化是湖湘本土文化与楚文化及中原主流文化要素完美而有机结合的产物,充满着革故鼎新与兼容并包的创新品质与和合品质,可以继承并弘扬以下三种精神来振兴和发展湖南:

  第一种,承继并弘扬屈贾忧乐精神,建设新时代的“屈贾之乡”。湖南是屈原、贾谊忧国忧民精神孕育、形成与传承之地,自古以来被称为“屈贾之乡”。屈贾忧乐精神的核心是心系天下万民、求索国家前途之方,渴望用自己的品德与智慧为国家民族作出自己的贡献。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并继承屈贾忧乐精神,对于我们培育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湖南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无疑具有重要的精神激励和现实启示。

  第二,承继并弘扬潇湘洙泗革故鼎新精神,培育新时代的“潇湘洙泗”。在山东“洙泗”两条河流之间的区域,是孔子聚徒讲学之所,后世以洙泗代称孔孟儒家文化。湖湘大地在宋代以后成为儒家伦理精神的栖息繁衍之地,进而有了“潇湘洙泗”的美誉。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潇湘洙泗革故鼎新精神,对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推进湖南发展与创新,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承继并弘扬革命摇篮和伟人故里“扎硬寨、打硬仗”的奋斗精神,实现湖南后发赶超和跨越式发展。近代以来,湖南作为革命摇篮和伟人故里,形成并发展起了坚毅自强、艰苦奋斗和“卓励敢死”的优秀品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的任务无比艰巨,担子也无比繁重,特别需要湖南人敢为人先的锐气,战胜困难而义无反顾的勇气,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来实现湖南后发赶超和跨越式发展。

  湖湘文化三种精神可以用来建设一个怎样的湖南?

  红网时刻记者:继承并弘扬屈贾忧乐的爱国主义精神、潇湘洙泗的革故鼎新精神、革命前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可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湖南?

  王泽应:当然是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这一目标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相一致的,也是“在湘言湘”的湖南人贯彻十九大精神应有的目标追求和价值信念。

  要达到富饶、美丽、幸福三者的辩证统一,湖南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如果人与自然失衡发展,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虽然能获得一时GDP的增长,但最终三湘四水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经济发展难以持续,一个不美丽的湖南难言富饶,三湘儿女也谈不上幸福。

  爱国的湖南人肯定爱家乡,也一定能用自己锐意创新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来建设“美丽湖南”。“美丽湖南”是非常值得我们向往的,她内含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和友善向上的人文之美,本质上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路,建成后能彰显出一幅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幽静宜人为新符号的,人文的、生态的、美丽的、绿色的、文明的现代化画卷。

  “美丽湖南”是生态环境之美与人文环境之美的有机统一。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湖南”,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湖南”。“美丽湖南”是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与人文美、社会美、和谐美的有机结合,亦即让人民群众在享有丰富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为三湘大地披上美丽绿装,实现湖南山川秀美。

  四对策让湖南人的家园更美丽、生活更幸福

  红网时刻记者:建设“美丽湖南”,让人们的家园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生活更和谐、更幸福,有哪些对策?

  王泽应:在过去几十年间,湖南一些企业或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了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种典型的“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式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需要反思并作出改变。可以采取以下四个对策:

  第一,坚持“五位一体”发展。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使之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第二,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增强生态意识,培育生态文化,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以及奖惩机制。推出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自觉性制度,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依据。积极稳妥地执行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核算和考评制度,抓紧建立地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并认真落实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节能减排的责任制。

  第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的生态保护。打好环境治理战役,抓好“一湖四水”的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

  第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使“美丽湖南”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吴公然

编辑:刘秋平

本文为湘商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s.rednet.cn/c/2017/11/05/70432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