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5日讯(记者 胡芳)11月25日,长沙市“‘十四五’答卷”系列新闻发布会迎来雨花区专场。面对“全省商贸强区如何再攀新高”的时代之问,雨花区副区长彭婷婷以一组组亮眼数据作出有力回应——从创新消费场景激发内需活力,到打造中非经贸“永不落幕的博览会”,雨花区正以“双轮驱动”的生动实践,为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贡献着坚实的“雨花力量”。

25日,长沙市“‘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雨花区专场举行。
彭婷婷介绍,“十四五”期间,雨花区紧紧围绕对内消费与对外开放的双轮驱动战略,在激发内需活力与拓展外贸空间上协同发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作为全省商贸强区,有高桥、红星等30个专业市场,德思勤等27个商业综合体及50余家汽车4S店,聚集了鸣鸣很忙、盒马、通程等一大批商贸总部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领跑全市。”彭婷婷说,雨花区对内消费创新场景与释放潜力并举,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推动“跨界融合”,打造消费新场景。大胆打破业态边界,创新打造了“汽车展+智能家电体验区+特色礼品”的复合式消费空间,实现异业联盟协同发展,直接拉动消费超过8亿元,实现“1+1>2”的效果。
打好“政策组合拳”,精准激发消费潜力。实施“政府券+平台补贴+企业优惠”的“双平台三叠加”模式,与美团、大众点评等线上平台合作发放多品类消费券,同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汽车等大宗消费促进,通过“买车送油电卡”等方式,有效撬动了数十亿元的消费市场。
发力“以旧换新”,驱动绿色智能升级。将消费品以旧换新作为重要抓手。2024年至今,相关活动已累计带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领域消费近70亿元,不仅精准击中了消费需求,更有力推动了绿色、智能生活方式的普及。
彭婷婷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做强“雨花花粉”IP,策划贯穿全年的主题消费活动,让雨花消费“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以更精准的举措为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雨花动能。
“在对外开放方面,雨花区连续承办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分展馆活动,今年到访的参展商、采购商创历史新高。”彭婷婷介绍,为打造“永不落幕的中非经贸博览会”,一是做实实体平台,将展会流量向经贸增量转化。依托区内八大国家级平台,充分发挥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等实体平台作用,仅今年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就成功签约项目4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占一半。二是创新合作模式,企业从“争先突进”到“抱团共进”。“借船出海”深度融入湘琼合作战略,在海南建设非洲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同时“建园出海”,在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布局海外园区,并建成首个雨花国企海外仓,形成了“加工在海南、销售在雨花”和“出海扩能、反哺湖南”的双赢格局。三是赋能数字贸易,将传统路径变为数贸通道。正加快建设中非经贸数字化平台和“非洲好物”直播电商体系,促推通关、结算、物流、金融、销售全链路集成,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数字化贸易新通道。

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
“未来,雨花将持续在‘展贸一体、数贸赋能、商贸融合、产贸联动、技贸协同’等五大领域继续发力,创新探索,全力服务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战略部署。”彭婷婷表示。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编辑:余惠芳
本文为湘商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