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黎清 熊小航 娄底报道
当600余名娄商从五湖四海归来,当《娄商之歌——天地这方》在湘中大地唱响,第七届全球娄商大会不仅是一场商业盛会,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逻辑、新趋势。这场盛会带给我们的思考,早已超越了一城一地的范畴。
第七届全球娄商大会举行。
启示一:区域竞争,从拼政策转向拼生态
曾几何时,招商引资比拼的是土地价格、税收优惠。如今,当128个项目在大会期间集中开工投产,当“材料谷”集聚521家规上企业,我们看到的是企业发展逻辑的深刻变化。企业选择一座城市,不再仅仅看重短期政策红利,更看重这里的产业生态是否完整、创新土壤是否肥沃。
娄底“材料谷”的实践告诉我们,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这棵“梧桐树”,就是完善的产业链条、优质的创新生态、贴心的营商环境。从硅钢产能占全国16%,到钛材料新赛道快速崛起,娄底用实践证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比任何优惠政策都更具吸引力。
华菱薄板产业园鸟瞰。
启示二:产业发展,要的是定力而非速成
从“世界锑都”的资源依赖到“中部材料谷”的产业升级,从“传统钢城”的路径依赖到“智造高地”的转型突破,娄底的转型之路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需要“滴水穿石”的韧劲。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任何产业培育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当下一些地方在产业发展上容易陷入“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误区,缺乏久久为功的定力。娄底的实践提醒我们,产业发展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找准定位后就要一以贯之、持续深耕。这种定力,恰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最需要的品格。
10月17日,娄底市举行2025年钛材产业项目开工仪式。
启示三:政商关系,重的是服务而非管理
“企业是主角,政府是配角”,这句话背后是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政府从台前退到幕后,从管理者变为服务者,这种角色的转变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整合政策、金融、人才、土地四个超市,首创“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畅通“营商环境直通车”“娄底营商码”,实现涉企服务“一站集成、一网通办”,娄底的做法体现的是“如我在商”的服务理念。这种新型政商关系,既“亲”又“清”,既“近”又“净”,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骛谋发展,让政府能够精准施策优环境。
体验政务自助服务平台和企业一站式服务线上平台。
启示四:文化认同,比的是内力而非外力
从设立“娄商日”到筹建娄商博物馆,从编写《娄商研究报告》到成立娄商研究中心,从“经世致用、崇德尚义”到“敢为人先、善作善成”,娄商精神的挖掘和传承,构筑了娄商共同的精神家园。这种文化认同产生的凝聚力,是任何外部条件都无法比拟的。
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文化的软实力往往能产生硬效益。当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葆有深厚的情感认同,当企业家将个人成长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就会迸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
娄底与娄商的这场“双向奔赴”,让我们看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可能。它告诉我们:在新的发展征程上,谁能在产业生态上形成优势,在营商环境上打造品牌,在文化认同上凝聚共识,谁就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抢占先机、赢得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卢黎清 熊小航
编辑:罗子依
本文为湘商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