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来源:红网 作者: 编辑:冯竞萱 2025-03-20 19:24:49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50320151604.JPG

3月20日15:00,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晖介绍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的总体情况。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杜斌,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素月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姚伟红主持发布会。

现场实录如下: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晖:

(发布词)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湖南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商务厅、湖南省国资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南省分会、湖南省工商业联合会承办,将于3月28日至30日在长沙举行。这是湖南首次举办国家级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为回应大家的关切,借此机会,我就本次活动有关情况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关于活动背景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产业转移,强调“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优化产业布局”“统筹抓好沿江产业布局和转移,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李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推动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湖南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制造业基础坚实,承接产业转移优势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发展十分关怀、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四次考察湖南、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湘考察时,勉励湖南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持续用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举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既是湖南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湖南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对湖南省全面融入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发挥“一带一部”优势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持续用力打造“三个高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活动主题与主要安排

本次活动以“一带一部 湘聚共赢”为主题,旨在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发挥“过渡带”优势,集聚资源要素,发挥“结合部”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搭建产业转移发展对接平台,深化区域产业合作,营造良好承接环境,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湖南、扎根湖南、赢在湖南。共设计安排了“1+4+N”系列活动,1就是1场开幕式,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省委、省政府领导将出席并致辞,省政府有关领导作产业推介,院士专家作主旨演讲、企业代表作投资推介,并举办项目签约仪式、启动仪式等。4就是4场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分别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绿色智能计算、新材料、航空航天及北斗等4个产业的重点产业链建设和集群培育,邀请院士专家、行业协会、重点企业,通过行业形势分析、专家报告,省有关部门产业推介、部分市州政府及园区主题推介等,搭建产业转移合作交流平台,力争达成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再加上N项配套活动,我们根据参会代表意愿和需求,将组织与会代表和省外企业家赴相关市州进行实地考察、对接交流。同时,各市县将举办配套对接活动,延伸活动成果,力求走深走实。

三、关于活动的特色亮点

一是重量级嘉宾相聚湖南,共话产业转移发展新机遇。活动邀请到多位重量级嘉宾,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有关院士和知名专家,国家有关行业协会、部分央企及重点企业领导等。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周济院士、干勇院士、刘韵洁院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朱宏任书记等多位院士和知名专家在开幕式和专题对接活动上作主旨报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国家有关行业协会及国家级研究机构将作为相关专场对接活动主办单位,并发布相关专业领域最新成果,助力紧跟前沿动态,把握发展机遇。截至目前,累计报名嘉宾人数超过800人。

二是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彰显活动务实成效。活动期间将举办产业转移合作签约仪式,落地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合作成果。活动组委会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的原则,把前期对接工作作为活动的“重中之重”,多次赴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承接方向地区,精准对接目标企业,深度挖掘潜在项目。各市州立足自身产业基础条件和发展所需,紧盯重点产业方向,围绕产业集群培育和重点产业链建设,强力推进产业招商和项目引进。截至目前,已收集省外转移项目337个,意向投资总额约3086亿元。

三是配套活动丰富多彩,延伸拓展活动成果。活动期间同步开展多项配套活动,包括中金公司与省央企对接驻京工作专班共同开展的“2025央企湖南行”,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的“国防七子”对接专场,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共同举办的“电子信息领域产融对接活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等10家单位承办的“首届医疗行业数字生态创新大会暨第七届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怀化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国生物基产业发展交流活动”,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永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永州专场对接活动”,进一步深化区域产业合作,提升活动成效。

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领导推动下,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活动主题,以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为目标,争分夺秒、真抓实干,各项筹备工作稳步有序开展。我们将全力做好活动组织保障工作,确保活动如期举办。

各位来宾、新闻界朋友们,此次活动举办恰逢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一周年,也是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的第一场。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之际,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投资者、企业家朋友们到湖南走一走、看一看,以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为契机,深入交流、深化合作,共谋湖南发展大计,共享湖南发展机遇。衷心希望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积极参与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的宣传报道,为活动筹办提出宝贵意见建议,为湖南的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我们将以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为目标,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工作,全力做好活动组织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全力呈现一场富有特色、成果丰硕的活动,为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湖南贡献。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

大公报记者:本次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会期临近,想了解一下,目前活动的筹备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如何?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杜斌: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和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高质量推进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的筹备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筹备工作。分管副省长多次带队赴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接汇报。为确保活动筹备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了由省委书记沈晓明,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双挂帅”,分管副省长具体负责,23个省直部门和长沙市政府为成员的活动组委会,下设组委会办公室,制定印发活动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及重点任务。成立了由省工信厅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22个机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筹备工作专班,设立综合、项目、会务、宣传、安保5个工作小组,明确分工、细化任务,全面压实工作责任。

二是深化产业对接。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借助国家战略和政策利好,依靠区位、产业、科创等方面优势,加大产业对接力度,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奋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招商,促成一批战略合作和重大项目达成意向。厅领导多次带队,赴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拜访,赴大飞机规模化中部区域(长沙)推进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对接交流,组织省内企业分批前往“国防七子”高校,针对性征集了170项企业技术需求、1310项科技成果,57家企业与相关高校50个专家团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厅工作专班赴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承接方向地区实地走访、组织开展系列线上线下对接活动,争取有关单位支持,挖掘潜在签约项目。围绕构建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全方位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智能计算、新材料、航空航天及北斗等重点产业方向,深入研究对接产业链重点招引目标企业,针对性开展前期对接洽谈工作,形成了一批能够在活动期间签约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活动成果更加丰硕、更加务实。

三是精准化嘉宾邀请。从省政府和组委会两个层面,分别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及部管机构领导,有关院士专家,重点高校、部分央企、行业协会等有关单位领导,兄弟省份工信主管部门领导以及重点企业负责人。目前,邀请工作还在持续推进。周济院士、干勇院士、刘韵洁院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朱宏任等知名专家将出席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属7所高校及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多所高校,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国家有关行业协会,有关兄弟省份将参加活动。此外,已报名参加活动的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制造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等重量级企业。

接下来,我们将以此次活动开幕时间为节点,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全力以赴做好活动各项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真诚欢迎海内外企业家和各界朋友,以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为契机,莅临三湘大地实地考察,深入交流、深化合作,分享湖南发展机遇,共谱事业发展新篇。

湖南经视记者:我们注意到,本次对接转移活动将签约系列产业项目,请问湖南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哪些优势?项目对接的具体情况如何?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杜斌: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从湖南的优势以及本次项目对接的具体情况这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政策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考察湖南,为湖南发展擘画了“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是我们最大的政策优势,也是湖南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绝佳政策红利“窗口期”。当前,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已凝聚全国上下共识,国家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湖南作为全国经济十强省,也结合实际,一方面从全省层面相继出台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绿色智能计算、磁浮交通等综合性支持政策,另一方面根据各市州优势领域,由省政府联合市州共同制定出台了郴州锂电十条、常德合成生物制造等专项产业政策。

二是产业基础优势。湖南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已培育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5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前列。工程机械集群被国家列入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的三个样本之一。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例,湖南拥有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知名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拓展等方面具备强大实力。这些产业集群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有助于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湖南省产业园区承载能力较好,有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132家,其中国家级产业园区19家。

三是区位交通优势。湖南战略区位重要,是连接东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以“一带一部”对接“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并进,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枢纽。境内铁路、公路、航空网络发达,京广、沪昆、渝厦高铁在湖南已形成“米”字形网络,中欧班列(长沙)常态化运行,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高铁成环、高速成网,五大国际物流通道和货运集结中心建设初显成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有助于企业产品快速到达国内外市场,降低物流成本。

四是科技创新优势。湖南科技创新与人才优势显著。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多所高校每年培养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与128名湘籍院士以及众多的产业工匠,构筑起科技创新的坚实支撑。湖南还积极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回流和集聚。在科技创新方面,湖南不断加大投入,实施“4+4科创工程”“五首”创新产品奖励政策、校企合作“双进双转”“智赋万企”行动等措施,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9家,推进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领跑全球,不断刷新“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深度”“中国强度”。

五是营商环境优势。湖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国率先出台《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法治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创设“链长制”“六个一”工作机制,开展“走找想促”“送解优”活动,铸就了“身在湖南、办事不难”的金字招牌。中非经贸博览会、国际工程机械展、世界计算大会永久落户湖南,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汇聚各方资源,金芙蓉基金矩阵助力企业扬帆远航。

二、项目对接的具体情况

本次活动期间,一批事关湖南产业发展大局的、有分量的好项目、新项目、大项目将签约落地,体现了湖南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强大吸引力,彰显了湖南信心、湖南诚心、湖南决心。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规模体量大。省外转移项目总数达337个,意向总投资额约308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1个,50亿元以上项目19个。这些投资体量大、示范效应高的项目落地实施,必将对湖南省扩内需、稳增长提供强力支撑。二是结构成色新。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涉及高端装备、绿色智能计算、新材料、航空航天及北斗等多个领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比如,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将引入一批国内外先进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在新材料领域,将在先进钢铁材料、先进化工材料、先进储能材料等优势产业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在绿色智能计算领域,引入中装京铁(北京)控股、上海经证实业、广东惠科等知名企业,进一步完善智能计算产业规划布局,推进提升绿色智能计算“湖南方案”影响力。在航空航天及北斗领域,达成30余项意向签约项目,涵盖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与创新孵化示范区、大飞机供应链智造基地建设等重大标杆项目。三是承接布局优。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承接方向地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转移项目136个,长三角地区转移项目82个,京津冀地区转移项目39个,其中投资10亿以上的项目62个。相信这些项目的签约落地,将为湖南努力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4×4”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工业经济增长“第二曲线”提供充沛动能。

同时,为确保签约项目顺利落地,我们建立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定期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并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助力企业快速成长,让项目不仅能引进来,更能留得住、发展好。

湖南日报记者:湖南如何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质效?

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素月: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打造“三个高地”上持续用力的殷殷嘱托,立足“一带一部”区位优势,连续两年将“新春第一会”的主题聚焦招商引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实现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一是发挥综合成本优势。湖南,尤其省会长沙生活成本低,教育医疗水平高,在全世界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能够为企业安心发展提供良好的要素保障。当前,我们正在开展企业综合运营成本分析调研,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建议,不断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着力打造湖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独特优势。

二是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省委、省政府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明确了13条重点发展的产业链,并由省级领导担任链长。大力开展“链长到一线”活动,每周链长都会下沉至园区和企业,及时解决制约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难题。我们精心编制了产业链招商线路图、产业链客商库、招商项目库、驻点招商信息册、产业基金招商信息册和创新平台招商信息册,搭建了数智招商平台,实现招商需要和企业需求的精准快速匹配,以产业链为抓手科学有序的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三是完善“湘商回归”长效机制。湘商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也是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抓手。我们利用400万在外湘商资源,持续开展湘商回归、校友回湘、湘智兴湘等系列行动,办好“港洽周”“沪洽周”和“欧洽周”等重大区域经贸交流活动,搭建起一座座连接全球湘商湘才与湖南发展的沟通桥梁,推动构建更加完善的湘商回归体系,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扎根湖南。

四是大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平台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我们以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引导全省园区把主要力量投入到招商引资和为企业服务中;支持省内园区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沿海地区的园区合作,探索“飞地经济”新模式。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综保区和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的先行先试作用,加强制度创新系统集成,不断激发开放平台活力;用好五大国际贸易通道立体出海等优势,赋能来湘企业高质量发展。

五是持续构建大招商格局。湖南已经构建了商务部门牵头、行业部门负责、市州(园区)承接、要素部门保障的大招商格局,加快推进重大项目签约落地进程。我们将围绕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加强政策协同、工作协同、服务协同,推动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大合力。

谢谢。

来源:红网

作者:

编辑:冯竞萱

本文为湘商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s.rednet.cn/content/646947/64/1479884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