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晴雨表,同时也是提高城市魅力的“催化剂”。长沙近年来坚持以经营主体需求为根本导向,持续抓紧抓实效能提速、降低成本、权益保护、政策落地四大专项行动,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贺卫玲 长沙报道
企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则是企业扎根、成长的沃土。在“2024企业家幸福感营商对话”上,长沙继2023年之后,再度赢得“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的美誉。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城市,长沙凭借其迅速优化的营商环境,以及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企业和人才。
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
2024年11月1日,2024年第四届长沙“企业家日”活动举行。
早在2021年,长沙将每年的11月1日设立为“企业家日”,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为中西部地区首创之举。“企业家日”是对企业家的致敬和关怀,每一届都有新变化。今年“企业家日”活动,发布长沙市国企民企协同发展重点项目、发展新质生产力十佳案例、青年创新创业十佳案例、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
2024年第四届长沙“企业家日”活动现场。
长沙安牧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端芯片封装技术开发项目获评“发展新质生产力”十佳案例,该公司董事长朱文辉说:“长沙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优质的科技创新土壤、深厚的文化底蕴,我相信必将吸引更多高质量的企业来长发展,形成长沙独有的新质生产力,汇聚成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澎湃动能。”
“每一届‘企业家日’我都参加了,感受到长沙对企业家的关心,也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平台,让城市和企业共同成长。”湖南中勘北斗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谢江岸说。
与国企、央企对接合作,谢江岸的公司是受益者。在2023年的“企业家日”活动上,湖南中勘北斗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发布项目,得到了湖南省地质院关注,该院旗下一家国企随后入股了中勘北斗公司,实现了合作共赢。
近年来,长沙市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连续6年出台“1+N”营商环境改革体系,推进741项任务落实落地,用一揽子“硬措施”托起营商环境“软实力”。长沙连续4年在全国工商联组织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位列全国前十;在上一轮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被评为营商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实现“五连冠”;更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收获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中国投资热点城市、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2024年“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等荣誉,一座充满机遇的“赢”商之城正冉冉升起。
“极省”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来了又来
企业家幸福感的提升,绝不仅仅体现在政策的落实上,更在于整个城市氛围的营造。长沙市的努力并不仅限于政府机关,企业自身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与转型。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根发芽,通过不断吸纳新技术、整合资源,形成了良好的“自循环”生态。
2024年7月8日,比亚迪电子二期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比亚迪总部隆重举行。项目总投资10亿元,将在望城经开区新建高端智能手机生产基地。这是比亚迪电子一期项目自2019年6月签约落户望城以来的第二次投资。
这样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在2024年“春暖湘商促发展 风起湘江未来城”招商签约大会上,泰嘉股份在望城投资建设新型合金材料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这已经是泰嘉在望城的第三次投资。
长沙有何魅力,能让企业来了又来?
“因为这里有高效率、有温度的服务,有一流的营商环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沃土、成就梦想的乐土。”泰嘉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方鸿表示。
对于城市而言,优化营商环境如同一道命题作文。衡量城市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作为服务者的政府部门对趋势和变化的敏感把握能力,对与市场要求、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服务效率的追求意识。近年来,长沙把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为项目和企业打造出省心、省时、省钱的“极省”营商环境。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长沙打造了“湘易办”旗舰店和“无证明城市”,极大地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目前,政府已累计推出超过8600项“减证办”和“免证办”政策,真正实现了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此外,长沙还广泛推广“一照多址”和“一业一证”的改革政策,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的时间与成本。
时至今日,长沙的营商环境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例如,广汽埃安的负责人表示,仅用一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所有审批程序,得益于园区提供的全流程帮代办服务,企业可以专心于生产发展。这种高效的审批服务,正是长沙在提升企业家幸福感方面的重要措施。
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与文化积淀的城市,长沙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创业者和企业家们理想的奋斗之地。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湘商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