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500字,阅读大概需要6分钟。
编者按: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湘中涟源,是钱钟书小说《围城》的原型,多年以后,这里的人们上演了一部现实版的走出《围城》:三一从这里带着梦想、走向世界……老县委书记阳花萼从来没有奢望过,自己居然在这一幕时代活剧中扮演了一个十分特殊的重要角色……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斌 摄影 陈杰 杨抒怀 涟源报道
“百抬千骑万人观”的珠梅抬。
牛上树,马生角
涟源之地魔幻现实主义浓厚:“牛上树,马生角,麻雀子生蛋半斤个……”
山里人这看似不靠谱的唱词,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那词的意味:平凡的世界,太需要有些意外来改变它亘古不变的节奏。
意外不靠天赐,当幸福的节奏来临时,歌喉是忍不住的。
“我要大声唱,让长沙的梁稳根听得到”。4月27日,在涟源茅塘镇三一博物馆,82岁的老人彭子文引吭高歌。歌词里透着她对梁稳根的深深感激。
三一基金会启动“乡村振兴旗舰项目”,涟源市茅塘镇道童村成为实践试点基地
乡野小曲里充满了浓厚的梅山山歌韵味。
在历史的长河里,梅山大地沉淀了独特的文化现象。“百抬千骑万人观”的珠梅抬故事,辐射到涟源生意人身上,则是走街串巷的游走精神:走出贫瘠的山里,把想象力变成财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挑着花花绿绿的塑料盆到处沿街叫卖,这种艰苦卓绝的原始积累,激发了涟源人渴望走出大山,走向大世界的雄心。
而这种底蕴,来自中华民族三大始祖之一的蚩尤。那是一个悲剧英雄,却将自己的血性,深深砌进涟源人的骨子里。
后来曾国藩麾下的湘军将领,如李续宾李续宜,则将涟源人的血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此愈发不可收拾,从晚清至民国,再到共和国,涟源涌现了无数血性男儿和女中豪杰,他们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
不战则商。刘腾鸿、刘连捷、刘岳昭等湘军将领,功成名就回到家乡,家乡人受到影响,开始外出经商……
三一的现代化厂房
“三一”的由来
打开三一集团官网,“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一行字赫然在目。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这家暗合四位创业者梁稳根、袁金华、毛中吾、唐修国姓氏组合的小厂,就是赫赫有名的三一重工的前身。
一年春节,梁稳根写了一副对联,贴在涟源焊接材料厂的门上,上联是“创建一流企业”,下联是“造就一流人才”。恰巧当时涟源的一位领导来这里看望梁稳根和他的创业团队,领导看到对联后,认为可以再加上一联,那就是“做出一流贡献”。
梁稳根立马就采纳了这个建议,这就是三一重工的由来——争做“三个一流”,打造国际品质。
新名字深深契合梁稳根创业之初“实业兴国”的梦想。他想着“医治一个旧细胞,不如换一个新细胞”,放弃了国有企业的“铁饭碗”,毅然下海创业。
一次,梁稳根给员工分享了一个故事:国外一位富豪提出一个问题——贫穷的人最缺少的是什么?并许诺答对者将获得100万美金。结果,一名13岁的小孩得到了这笔巨款。他的答案只有两个字:梦想!
梁稳根对此极为推崇,在他眼里,有梦想的人,才是胸怀远大抱负的人。因此“三一”信条的第一条就是“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人生因梦想而富有意义。我的梦想是种植一块中华民族工业的试验田,铸造中国的世界名牌”。梁的目光所及都是世界一流的企业,他所要做的就是不断缩小与这些企业的差距,并最终超越他们!
然后,三一开始了在工程机械制造领域的长远跋涉,直至成为中国最大、全球三强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
有了梦想,才有了执念。这是三一带给人们的启示。“老男孩”吴晓波和廖厂长的故事,则是“想象力”的另一种表达。
以一己之力无私帮助上海复旦大学的一帮学生的义举,成为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25年来始终难以忘怀的“例外廖厂长”。
2014年9月,吴晓波在《只有廖厂长例外》这篇文章里,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和几个大学同学筹划“考察南中国”时,湖南娄底一位企业家资助七千元的往事。
当时的吴晓波和廖厂长,一个是在读大学生,“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另一个经营着二十来人的小厂,每年利润几万元。一个心忧天下,“想象”着用脚丈量大地,组织考察改革中的南中国。另一个关注改革,“想象”着让年轻人带来更多活力,更还希望请人翻译和出版一套当时国内还没有的《马克斯·韦伯全集》。
“我有资源,他们有想法,我们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这就是同志的感情。”多年后,廖厂长这样说道。
有梦想的人谁都了不起。这些年来,以梁稳根和廖厂长为代表的涟商群体,不仅自己有梦想,还把梦想加诸他人身上,缔造民营经济的“梦工场”。
三一博物馆老厂房
“贫穷”助长想象力
上世纪80年代,涟源一些地方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穷乡僻壤的人便开始试着走出去。如何解决贫穷和富余的劳动力,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必考题。
穷则思变。想象的空间有多大。“民营经济”如一道闪电,照亮了山里人的心灵。
涟源民营经济的发轫,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花将军”阳花萼。“超期服役、无证驾驶”是他作为个人任上的鲜明特色。
阳花萼,1982年担任涟源县委书记时快50岁了,像他这样没有文凭的县委书记全省只有六个,所以他给自己送了以上八个字。
“超龄了,规定只到五十岁,我正好50岁,无证开车,要大学毕业,我只读了3年书,我哪里有大学文凭,小学文凭都没有。”
本可躺平的年纪,却把自己放置到了时代的风口,推动涟源从农业大县转向了重点发展工业。时代的小插曲里,创业青年梁稳根因为阳花萼,解除了办厂的桎梏,这是三一的幸运。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涟源撤县建市,这是对涟源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的一种肯定。而从农业大县转向重点发展工业,这个前瞻性转变,出自人称“花将军”的原涟源县委书记阳花萼的超前想象力。
1984年5月21号,涟源召开三级干部大会,正式宣布重点发展工业,提出支持农民经营工副业、放宽审批权等6条措施。
时任涟源市经委主任周翔高回忆:“反对的气氛是比较浓的,上纲上线地讲。一是阳花萼在这出风头,二是‘花将军’想得好处。”
阳花萼逢人就讲,各部门只能开绿灯,不能设障碍,县委错了,就由县委负责。电线厂厂长王立群,两年时间,让濒临倒闭的电线厂重新焕发生机,但却因犯错误被停职审查,并下调一级工资。阳花萼三次召开县委常委会,经过激烈争论,最终让王立群重新回到了厂长的位置。
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不起眼的涟源铁锅、雨伞、镊子、水泥,竟能风行一时。“金宝牌”皱纹纸、“飞箭牌”钢丝钳,还出口到了欧洲。1985年,涟源乡镇企业总收入3个多亿,在湖南排第五位。当时湖南一共有9个收入过亿元的县,涟源同样位列其中。
道童村生活水源龙塘湖的水质提升,以及村庄的亮化工程,惠及全村1147户3733位村民,让大家乐开了花
策划:周逸峰
视觉:杨抒怀
本期主笔:杨斌
摄影:杨抒怀 陈杰
设计:李美燕
采访团队:杨艳 王义正
来源:红网
作者:杨斌 陈杰 杨抒怀
编辑:宋芳
本文为湘商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