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产教融合,工匠学院是这样炼成的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静 编辑:朱嘉仪 2022-01-12 09:48:25
时刻新闻
—分享—


  杜俊鸿(右)致力推进产教融合,打通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将晓光工匠学院打造成行业的“黄埔军校”。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阳 摄


杜俊鸿(右)致力推进产教融合,打通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将晓光工匠学院打造成行业的“黄埔军校”。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阳 摄

杜俊鸿,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湖南晓光工匠教育培训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南晓光工匠学院院长。

“下一步,我们将以高端模具为基础,以智能成型、智能装备和工匠型人才培养为新方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后的一段时间里,杜俊鸿走进不同场合宣讲大会精神,每每谈及“省党代会报告为制造业的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时,她都会不自觉地语调升高、眼里有光。

作为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的“12号”元老级员工,杜俊鸿见证了公司的快速发展,见证了湖南汽车产业链的逐步强大,她对汽车制造业的热爱溢于言表,对实施强省会战略背景下的行业未来充满期待。

跨界:“这是个全新领域值得挑战,所以我就来了”

小西装、高跟鞋,说话语速微快、条理清晰,杜俊鸿干练的职场女性形象仿佛与生俱来。不过,晓光汽车模具其实是她职场生涯的第三站。

从大学毕业后担任美术老师,到研究生毕业后当了报社记者,再到成为汽车制造业企业高管,杜俊鸿的事业轨迹跨度极大。不过在她自己看来,却远没有那么“令人感到意外”。

“这可能跟我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学习经历有关。”杜俊鸿说,长沙是一片红色热土,学生时代接受的革命传统教育教会自己,要把年轻人放在更大的格局中去思考。放大格局敢闯敢试,成为杜俊鸿性格中最鲜明的特质。

所以,2006年收到彼时刚刚成立的晓光汽车模具“加盟”邀约时,已经是一名记者的杜俊鸿没有犹豫。“心里没底,但我感觉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很值得挑战的一个岗位,所以我就来了。”

进入公司后,杜俊鸿的工号是12。“那时候工厂区还是一片荒山,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便是招聘首批员工。”此时,杜俊鸿发现,湖南模具产业基础薄弱,本土专业人才少,选才只有两条路,要么高薪把人引回来,要么自己培养。

在董事长的全力支持下,杜俊鸿选择了后者,这条路更具挑战性:因为自己培养起来的技术团队更稳定,更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公司首批招聘了100多名员工,全部送到湖北一家国有汽车企业拜师学艺。

一边是工厂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一边是首批员工的全方位培养。两年时间过去了,工厂建成投产,首批员工无缝对接走上生产线……

“年轻的晓光起步非常顺畅,得益于人才自主培养,也得益于湖南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杜俊鸿介绍,正如投资建厂前的预估一样,投产后的晓光恰逢其时,遇到了全省汽车产业招商引资的“高光时刻”。

长丰猎豹、北汽、吉利、众泰……汽车主机厂接连落户长株潭,晓光模具顺理成章成为他们的配套企业。正式投产于2008年的晓光,3年后销售规模就突破了亿元。

如今,经过10多年的培育,晓光已经是全国汽车模具骨干企业,成为国内各大汽车集团的核心供应商,也是省内唯一能给所有主机厂既提供模具又提供零部件的本土配套合作伙伴。

热爱:在教学相长中打造全新“工匠学院”

老师出身的杜俊鸿还是走回了教育这条路。

“模具属于非标性制造业,对工人的经验要求很高,因此人才培养周期非常长。”杜俊鸿说,因为每个产品都不一样,所以徒弟需要跟着师傅干足够长的时间、经历足够多的案例,才能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师傅级匠人。

这个时间往往长达5年,大大提升了企业人才培养及“被挖墙脚”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正因为如此,一些汽车模具行业的龙头企业不免诉苦:“我们培养人才是在给别人做嫁衣。”

但杜俊鸿不这么认为,那股子放大格局敢闯敢干的劲儿又上来了,她说:“如果每个企业都愿意做黄埔军校,那最终受益的肯定还是企业,晓光为什么不能打造行业的‘黄埔军校’呢?”

彼时的晓光模具已经建立非常完整的汽车模具制造工序,也就是说在晓光车间就能学到全部工艺流程。于是,杜俊鸿走遍了湖南各个市州的职业学校,表示愿意免费成为他们的见习实习基地。这一想法也与职校需求不谋而合,很快,晓光与十几所职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但订单培养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让学生到工厂听听企业文化就完事了。杜俊鸿不禁提出更多的设想:有没有可能优化教学大纲?有没有可能开设选修课?有没有可能让晓光的老师傅指导学生毕业论文?

一切皆有可能。在杜俊鸿坚持不懈地推动下,这些可能都变成了“能”。

“正如我所说的,最终受益的还是企业。”杜俊鸿说,因为合作职校的学生毕业前就充分了解了晓光,晓光顺理成章成为他们在湖南就业的首选,这成为晓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不仅如此,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晓光的老师傅们组成了一支经验丰富的讲师队伍,而他们的经验也成为标准化的教材,并根据实际不断更新。

至此,晓光工匠学院的成立也就水到渠成。模拟学习车间、技能培训场,如今的晓光工匠学院已经打造了89个系列的课程,与省内28所院校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成为省级产教融合平台,每年为超过6000人次师生提供实训。

此外,晓光工匠学院还是首批市级“十行状元 百优工匠”工匠技能比武赛点,已承办省、市、区及长、株、潭赛前集训与技能比武12次,服务企业260余家,服务专业技能人才超3000人次,辐射湖南装备制造和整个汽车产业,真正成为行业的“黄埔军校”。

梦想:为长沙汽车工业注入新动能

“看到汽车飞驰大家关注的都是汽车本身,殊不知模具才是生产一辆车的重要支撑。”跨界进入汽车模具制造行业15年,杜俊鸿对模具事业的热爱与日俱增,但同时她也发现以模具为代表的基础产业受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

日前,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一次分团讨论中,杜俊鸿说道:“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需要重视强基工程。”

在杜俊鸿看来,模具正是工业的基础。从产业体量来看2020年湖南省模具产值为34亿元,这只占全国的1%左右。“我们的基础配套本地化率还不是很高,很多关键工序和零部件还受到制约,这是影响我们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杜俊鸿介绍,晓光作为湖南模具行业会长单位,花了两年多时间完成了湖南国际模具产业园规划。

“模具本身是具有1∶100释放力的产业,也就是说1个亿元产值的模具可以带动100个亿元的主导产业释放。”谈及未来,杜俊鸿充满信心和期待。她说,湖南国际模具产业园建起来后,将进一步夯实全省汽车产业基础配套,强力拉动主导产业释放,构建工艺装备“双循环”产业生态,为湖南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产业链上下游永远是协同共生的关系,就像晓光模具投产之初赶上了湖南汽车工业集中发展的周期性机遇,反之晓光模具也为依托产业招商发挥了作用。”杜俊鸿透露,也许未来,晓光可以以完备的基础配套能力和技能人才优势,将宝马或者奔驰这样的主机厂引进到长沙来,为长沙汽车工业注入新动能,为湖南汽车工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

强省会需要强基础工程、强人才培育。杜俊鸿说,未来的晓光将在协助完成湖南国际模具产业园规划的基础上,承接湖南主导产业本地基础配套需求,实现汽车产业链的强链、延链、补链,并着力建立起从前端科研、应用到落地转化的良好人才生态,为强省会贡献企业力量。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静

编辑:朱嘉仪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