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济充分复苏需克服五大挑战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许伟 编辑:刘秋平 2020-09-09 11:33:16
时刻新闻
—分享—

7月以来我国经济继续恢复,供需两端主要指标持续改善。工业生产稳步扩张,服务业复苏步伐加快;商品消费同比由负转正,出口韧性较足,投资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全年实现小幅正增长奠定了较好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疫情快速发展,主要国家经济增速深度回落,重启进程缓慢,发达经济体恢复到疫前水平预计至少要到明年。国内经济运行面临需求恢复滞后、企业盈利分化、新增就业下降、居民和财政增收难度大、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等挑战。下半年需要继续加大“六稳”“六保”工作落地见效和精准直达力度,加强对生活服务业等重点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同时顺应发展阶段转换、百年大变局、数字化转型加速三大趋势性变革,加大结构调整、动能培育和效率提升步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复苏后劲。

一、国际经济深度回落且重启缓慢

受疫情冲击,二季度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增速深度回落。其中,美国、欧元区和日本GDP当季同比下降分别达到9.5%、15%和9.9%;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国经济亦大幅下滑。例如印度服务业PMI最近4个月都低于35%。由于政府行动更及时,疫情防控社会共识更高,东亚大部分经济体疫情较早得到控制,经济降幅稍缓。其中,越南GDP增速连续两个季度实现正增长。(见图1)

边际上看,随着疫情曲线走缓和经济重启,大规模财政刺激和无限量化宽松政策效力释放,PMI等先行指标有所改善,三季度全球经济降幅有望显著收窄。G20当中,3月份仅一个经济体制造业PMI指数超过50%的荣枯线,而7月份有11个超过荣枯线。同时,人员流动和货物往来也陆续活跃,国际航线运营缓慢重启,服务业有所恢复。当然,疫情加剧了部分国家债务压力,宏观政策空间进一步收窄,加之疫情反复,欧美等主要国家经济预计至少到明年才能恢复至疫前水平。

二、国内经济运行呈现更多积极迹象

供需两端主要指标持续改善。从供给侧看,工业生产稳步扩张。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与上月持平。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5%,延续回升态势。从需求看,投资继续引领内需恢复。在当前利率较低和流动性较充裕的背景下,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均有显著改善,7月份房地产新开工和施工面积增速均超过10%。尽管南方洪涝灾害对户外项目施工有一定影响,但基建投资继续稳步增长,7月同比超过9%。灾后复工和重建,加上财政政策发力,将对基建增长形成支撑。商品消费同比由负转正,必需品销售保持稳定,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销售持续向好。

中国出口商品在主要市场的比重不降反升。按美元计价,前6个月我国货物出口累计同比下降6.2%;但追踪的其余49个主要经济体出口同期降幅达到12.9%,中国商品在主要市场占比明显回升。6月份,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的进口商品中,中国商品比重分别达到21.5%、18.6%、27.1%、23.7%,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约3.1、5.3、4.1和3.5个百分点。1-7月份,中国对东盟市场出口同比增长2.2%,其中对泰国和越南分别增长10.5%、8.5%,比上述两国整体进口增速高29和11.4个百分点。(见图2)

市场主体预期较为稳定。今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表现领先全球其他主要市场。截至8月14日,深圳成指和上证综指年内涨幅分别为29.3%和10.2%;同期美国三大股指道琼斯、纳斯达克和标准普尔500涨幅分别为22.8%、-2.1%和3.2%,MSCI亚太和欧洲指数变动幅度分别为0.2%和-7.9%。另外,新兴市场货币当中,人民币汇率走势更为稳健,同时双向波动弹性增大;对美元汇率一直在6.8-7.2之间波动。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测算,1-7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同期升值0.2%,巴西、墨西哥、南非货币分别贬值21.5%、13.6%、13%,印度、俄罗斯、土耳其货币也有不同程度贬值。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不断提高。2020年一季度国际外汇储备当中,人民币资产比重超过2%;尽管比重仍然较小,但创下历史新高。(见图3)

三、经济充分复苏还面临多重挑战

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走在世界前列,随着救助和对冲政策效力进一步释放,全年经济有条件实现正增长。但也要看到,复苏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势头尚需巩固。一是终端需求恢复滞后。生活服务业复苏相对迟缓,7月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1%。7月下旬以来,电影票房收入周均不超过2亿元,酒店和旅游收入离往年同期水平也有不小差距。二是企业盈利下滑,扩大再生产意愿不足。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下滑幅度近20%,约四分之一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中小微企业经营更为困难,设备类投资疲软。三是新增就业减少,结构性问题突出。中小微企业和重点园区用工水平仍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大学生和农民工群体就业保障需要加强。四是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尤其是生活服务行业经营饱和度偏低,低收入、低学历、灵活就业群体受冲击较大。经济增速放缓,再加上减税降费,财政收支缺口明显扩大,部分基层财政运转较为困难。五是外部环境更加复杂。美国对我打压升级扩面,将更多科技企业纳入“实体清单”。限制我国互联网企业正常运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稳定运行受到冲击;同时外部输入疫情风险导致国际经贸交往重启滞后。此外,近期洪涝灾害、农产品价格反弹以及金融坏账反弹风险,也将对经济复苏形成一定拖累。

为此,需要进一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六稳”“六保”政策落实力度。突出精准性,加强对生活服务、中小微企业、低收入群体等重点薄弱环节的支持,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期实现。同时,顺应发展阶段转换、百年大变局、数字化转型加速三大趋势性变革,加大结构调整、动能培育和效率提升步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复苏后劲。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许伟

编辑:刘秋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