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企吐槽:难获平等市场地位 融资难问题突出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张玥 2016-12-26 17:04:31
时刻新闻
—分享—

  “民企没有获得与国企平等的市场地位,依然处于被歧视的状态。”在全国多个省份调研时,多位民营企业责任人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诉苦。

  老总们反映,民营企业在许多领域准入门槛过高的情况仍然存在,融资难也使一些正在困境中挣扎的民营企业步履维艰。他们期待,尽快打破投资的隐性壁垒,从体制机制上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使民营企业获得真正的平等对待,释放民营企业潜力。

  准入门槛高 频遭歧视

  日林集团拥有企业员工3.5万人,是一家集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建材生产、森林资源开发、海外投资、国际贸易为一体的多元化民营企业,是中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据日林集团董事长王文良介绍,日林集团拥有万吨粮食储备库,但是一家国字号的大型企业明确表示,只要你是民营企业,我就不能和你合作。

  “这家企业只允许使用国有仓库,不能使用民企仓库。这种丝毫不加掩饰地对民企歧视性对待,与市场经济规律和原则背道而驰,却长期得不到改变。”王文良说。

  王文良说,企业近年来发展较快,目前需要在丹东临港工业区建设22万伏变电站,但是必须由国家电网来建,可是国家电网迟迟不将这一项目列入建设规划;企业自己想出钱建设,国家电网又坚决不允许,造成企业供电不足,机器时转时停,严重影响生产。

  民营企业在融资上遭遇歧视更为普遍,成为企业难以突破的困局。内陆地区一家农业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说,这家企业曾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我国农业深加工领域颇有地位,通过“公司+农户”等模式带动农户12万余户,为合作社成员和订单农户增产增收超过3亿多元。

  但这些年来,这家企业遭遇贷款难题,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被削减了4亿多元贷款。企业负责人认为,自己的企业经营一直不错,也没有信用不良记录,从风险防控考虑,不至于贷款被削减这么多。

  而与这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省粮食集团一年的银行授信就高达20多亿元,各种补贴大约有3亿元左右。而他们企业历经千辛万苦,获得国家技改资金、维修资金、价格调节资金、流动资金贷款利息补贴等,总计一年也就1000万元。

  该企业负责人称,在农业领域做了20年,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市场开发,我们企业都愿意去闯去承担,跟外国优质企业竞争比质量,他们也不怕,但是遭遇政策性歧视,他们的确无能为力。

  国企营养过剩 民企营养不良

  “人家这样对我们说,几千万元一贷15年,如果过几年你企业跑了怎么办?”东北一家精密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和《经济参考报》记者谈了两个多小时,倒了一肚子苦水。

  据他介绍,去年下半年,国家重新启动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已开工企业,通过为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予以支持,以促进产业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经过市、省、国家发改委层层申报、审批,这家企业在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债券)第二期和第三期,分别获得4000万和6000万元的专项扶持,第二期的4000万元执行正常,顺利进入企业。然而第三期的6000万元,由发行单位国家开发银行于去年10月全部下放到企业所在的区级政府财政后,却卡了壳,原因是区政府在中间多出一个环节,该基金原本就是规定由地方政府提供担保,该区政府责成下属一家投资公司负责运营管理,而该投资公司则要求企业提供抵押物,致使6000万元资金放在区政府投资公司账面上长达4个月,企业干着急用不上,还要按月交付利息。

  该企业董事长说,公司原本已经用房产抵押做了普通银行贷款,现在需要把原来的银行贷款还上,抵押物解押后再使用这笔资金。“我现在到处借钱,最近用的是每天千分之三的高利贷借款,一共借用20天,过桥费需要360万元。这个专项建设基金全省有十几家企业获得,据我所知,拿到相同基金1亿元的另一家大国企,却根本不需要什么抵押,全部资金已经直接放给企业正常使用。”

  他说:“我们企业其实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省、市、区三级政府都有参股,我们企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但即便如此,因为我们是民企,在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得不到与国有企业平等的待遇。说到底,地方政府不愿意为民企承担任何一点风险:资金进入国企,都亏掉了,谁也不担责任,但如果给了民企,出一点纰漏,他的‘官帽子’就没了。都是这样的思维方式,难怪东北的民营企业发展不起来。”

  该企业负责人说:“东北振兴中央这么重视,却总不见起色,我认为其中的原因也有各项优惠政策都给了国企,造成现在国企都营养过剩得‘糖尿病’了,而民企还营养不良呢,这样的民企、国企都不健康。”

  为民企释放发展空间

  多位民企负责人建议,应采取措施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各级政府应充分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没有禁止进入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其他行业领域,应使非公有制在投资、融资、税收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政府应该在创新环境、金融服务、政策配套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王文良建议,国家在发展战略上鼓励有社会责任感、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进入一些重要领域,以避免由于行业垄断造成巨大浪费;铁路、交通、电力等领域也应尽快打破国有资本垄断,让这些领域形成充分市场竞争,从而大幅度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效益。

  浙江恒久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寿飞峰说,目前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很突出,首先银行对民企没有信用贷款,都是抵押贷款,造成企业贷款难。建议为民企提供信用贷款,只要企业有符合条件的财报,银行就应该为企业提供服务。其次是银行对抵押物压价,融资成本被人为抬高。一般企业是先找有关评估机构对企业房地产估价,这一环节资产就被打折了,然后到银行时又再次打折,最多给到估价的60%,估价1000万元的资产,最多能贷款600万元。第三是贷款利率高,国家的规定是百分之五点几,但在实际中能拿到的年利率最低也要10%。第四是拖延放款时间,新发生贷款,3个月到账算是快的了,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很大的成本,很多企业宁肯利率高一些,也要从民间融资,这不仅增加了企业负担,也增加了资金风险。

  对此,有专家称,应改变相关金融机制和金融政策,打破民企融资瓶颈。建议加大针对民营企业的投融资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强化金融机构的执行力度,并细化相关配套措施。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张玥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