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打好政策组合拳,奋力开启营商环境“新篇章”
2020-05-18 16:39:59 字号:

打好政策组合拳,奋力开启营商环境“新篇章”

市场经济就是“候鸟经济”,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资金就往哪流、项目就在哪建。近日,湖南各市州频频发布政策,持续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同时也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大事”、国务院重点部署推进的“要事”、是事关经济发展的“急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唯有继续提高政治站位,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在如何优化、怎样优化上“做文章”,才能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落细落实。疫情发生以来,各个部门和地方政府聚焦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从财税、金融、物资保障等多方面出台多项政策,政策如同一场“及时雨”,助力企业渡过难关。不过,也有企业反映,有些提供证明材料环节,流程繁琐,让获得感“打了折扣”。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地方制定出台复工复产支持政策时研究论证不够充分,政策实施可操作性不强;另一方面,部分地方落实政策不到位,在明确的办理程序和材料外违规索要证明,出现层层加码等问题。针对这一事实,应当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态势,在保持必要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加快取消不合理规定,取消不合时宜的证明,鼓励地方探索推行“企业管家”“企业服务包”等举措,主动靠前服务。拓展复工复产咨询投诉渠道,通过网上专栏、热线电话、手机APP、政务大厅同步开通诉求收集平台,确保“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难必帮”,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落细落实。

创新监管方式,注重政府服务效能的时效性。受到疫情影响,各行业、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与此相对应的监管方式也还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但网络购物、网约车、网络外卖平台、共享经济等发展迅速,带来消费便利的同时,质量与安全该如何保障?这些问题仅靠企业和市场的自我净化是不行的,必须通过监管来进行校正。“好的监管不是关门禁入,而是开门有序进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让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凡是有利于促进创新或产业升级的新业态,凡是便利于人们生活的新业态都应该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但是要做好权力纵向与横向配置架构的顶层设计,还要做好权力下放的配套措施,提升基层部门的承接力。可以积极推进新型数字技术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分析掌握不同地区群众、不同类型企业差异化诉求,及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注重政府服务效能的时效性。

营商环境是“软实力”,但需要“硬措施”来托底。“梧桐茂兮,凤凰来栖”。受疫情影响,经济环境瞬息万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并存,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国内各大城市改革发展竞速,如今也正在转向优化营商环境的竞速。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要实现两手抓。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以赢得主动、取得优势,需要主动找差距、找不足,以制度创新带动经济创新,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就需要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用“硬措施”来托底,立起深化改革的“攻坚意识”,才能真正涵养出营商环境的“清新空气”。

“改革风正劲,扬帆恰当时”。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变革、新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意义,开启经济发展新引擎,奋勇创新,加快深化“放管服”改革,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奋力开启发展新局面。

来源:红网

作者:陶玉

编辑:刘艳秋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