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平江县的辣条产业全国有名,但有些故事鲜为人知。早在1998年,平江人邱平江等人就发明了辣条。3年后,平江人开始走向全国办辣条企业。在长沙黄花机场,当时平江县主要领导在张玉东赴外省签约前夜,给他递上“城区绿卡”,让他留了下来。按平江媒体现在的说法,这“不仅追回一家龙头企业,更锁住了平江辣条产业的未来”。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在“麻辣王子”等品牌带动下,平江县120家辣条企业产值占全国三分之一。其中,湖南麻辣王子食品有限公司2024年产值达15.1亿元,税收达1.23亿元,以超50%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麻辣辣条销量榜首。如果说张玉东回乡“落子”,还有一些被“临时截和”的味道,后来很多平江籍老板回乡投资,既有情感羁绊,但更多的是理性选择。平江人江乐阳十多年前在北京创办世耀医疗。他说,“在北京打拼十几年,公司产品销往125个国家。我回老家考察后发现,我印象中的平江完全变了,环境清新,交通便捷。”平江天岳新区内,5年前的荒山,如今变为占地66亩的世耀医疗器械产业园。无尘车间里,工人正在调试出口土耳其的高端医疗器械。▲湖南世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向小雨/摄)平江人周劲松也是在2010年响应“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回到平江创办了劲仔食品。后来,劲仔食品成长为国内“鱼类零食第一股”,相关产品连续8年全国销量第一。如今,在平江,形成了“归雁回乡潮”。据县里提供的数据,近三年,平江县累计吸引7.1万人返乡创业,新增经营主体2.6万家。成绩不仅体现在数据上,还“引”来了一场“国字号”会议。9月25日至26日,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现场会在平江县举行,主办方为国家发改委就业司,会议主题为“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带动就地就近就业”。▲9月25日至26日,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现场会在平江召开。据湖南省人社厅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省农村劳动力中,省外务工达1016.68万人。会上,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蒋俊介绍了全省促进返乡入乡创业的工作成效。湖南近年来将返乡创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构建了“政策给力、平台聚力、服务用力”的全方位支持体系,并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搭建湘商大会等对接平台的多项举措,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近两年,全省新增返乡创业主体59万余个,带动投资2367亿元,吸纳就业近200万人。▲9月2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走进平江县多家返乡企业、基地进行现场观摩。会上,平江县委书记刘正仁分享了该县推动返乡入乡创业的经验。一方面,平江的做法,可谓湖南经验的县域“实践版”;另一方面,平江探索出的路子,对其他县域促进返乡入乡创业工作不乏启示。要吸引老乡返乡创业,需要有舞台,而最大的舞台是产业。拿平江县休闲食品产业来说,年产值突破500亿元,相关企业有400余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协同体系。平江县绘制了全产业链招商图谱,引导乡友企业“填空补链”。这样一来,很多投资意愿能“一拍即合”,很多合作能“水到渠成”。比如尚品包装和麻辣王子有多年配套合作,为了降低成本,尚品包装专门在平江建设彩印包装项目,一期投资11.5亿元。还比如麻辣王子正在建设年产25万吨辣条产业园,这个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辣条生产基地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90亿元,可带动就业1.5万人,也可带动更多配套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平江县2022年到2024年的GDP分别为385.42亿元、485.87亿元、521.08亿元,三年分别跨上三个台阶。经济体量不断增大,为返乡创业者提供的舞台也会越来越大。作为寓外的乡友,对家乡情况了解得不一定很及时很全面。在这方面,平江做了不少功课。平江建立了常态联络机制。通过逢年过节一通电话问候、每季度寄送一本《平江风情》、每年进行一次上门拜访、春节召开一场乡友座谈会的方式,让乡友知晓家乡动态,感受家乡温暖,激发归乡之情。今年以来,平江的县、乡主要负责人已带头外出联络乡友106次,对接拜访企业319家。▲7月18日,2025年平江县民营企业反馈相关问题专题调度会现场。(图源:平江县人民政府网)平江还建立了信息推送机制。在专门建立详细的寓外乡友信息库基础上,定期更新投资项目信息库,向乡友“点对点”动态推送项目信息。近两年,先后向乡友推送信息491条,助推签约落地项目129个。另外,平江请483位乡友担任荣誉村支部书记,他们也起到了示范和宣传推广作用。比如安定镇长田村荣誉党支部书记陈忠平,从广州将无土天麻栽培技术引到平江,已推广到全县37个村。常有人问江乐阳:“创新型医疗科技企业,为何选择落户老区平江?”江乐阳说,关键在政府的执行力,“签约后第二天,平江县政府就成立服务专班,‘一事一议’会议随叫随开。”这种服务理念,让企业从签约到建成仅用时两年多。还比如前面提到的“麻辣王子年产25万吨辣条产业园”,项目仅用18个月就实现了从土地审批到建成投产。▲平江县发改局对湖南迈卡瑞新材料有限公司进行精准指导,协助企业从项目备案到试投产仅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图源:平江县人民政府网)除了办事效率,平江出台《推动返乡创业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从“钱、地、人”关键要素上给予支持。近两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亿元、创业补贴4000万元、有效破解“融资难”问题。三年来,平江累计帮助返乡企业解决问题3320个,建设标准厂房54万平方米;引进紧缺人才286人,招聘员工7.6万人,解决了“用工难”。平江还推行“容缺受理”“绿色通道”,简化注册、审批流程,降低制度性成本,让返乡创业者“轻装上阵”。对于创业者而言,培训和孵化也很重要,能够帮助他们从“有一个想法”到“建立一家企业”。在平江高新区,有专门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这里不仅提供三年免租的办公场地,还配套了共享直播间、产品展厅、检测实验室等设施,入驻企业可直接“拎包创业”。▲平江县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图源:平江县人民政府网)平江县还建了公共实训基地。基地由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负责运营管理,设有食品工程、电子商务等8个实训功能区。目前已举办12期创业培训、28场创业沙龙。其中,来自平江的297位辣条工匠,在这里举办了全国首个辣条专业班。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举行之际,10月14日的《人民日报》在报道中专门提到了湖南平江县的民宿经营者张更新。张更新从广东回平江定居,在家乡开民宿,“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让她受益良多。正如参加会议并在平江现场观摩的甘肃省发展改革委杨仁洁所说的,“平江的返乡民营企业家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更带动了当地农民、妇女等群体就业,良好的产业生态还吸引了省外企业入驻。”总体而言,乡友是座“富矿”,蕴含着“情感+资源+资本”的复合价值,关键在于各地如何立足地方特色创造“风口”,吸引乡友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