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是充分激发创新活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排头兵,更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让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样板,应按照“要素资源优化整合、产业链协同聚合、技术研发转化联合、财金资本贯通融合”的基本思路,突破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瓶颈,提升企业资产、利润、专利三量齐升的硬核发展实力。
健全优化体制机制,建设协同共享、互利共生的创新体系。成立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将现有财政惠企资金,向关键技术和产品质量攻关、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领域和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中试规模化生产、市场化推广等环节倾斜,形成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带动制度创新的互动局面。
打造协同创新联合体,形成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协作配套的全链条生态。制定专精特新产业链图谱大数据平台,在小微企业集聚的重点产业集群,成立“五基”领域关键共性技术联盟,实施“一揽子”突破工程,解决行业内单个企业难以攻克和急需解决的共性问题。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之家”培育计划,鼓励龙头企业拓展技术应用领域和范围,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与国内外相关行业龙头企业、主机厂商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或实验室,将研发与协作创新模式、流程“再科学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激励专业骨干任职服务,构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智囊团”优势。建设专精特新高层次科技人才大数据中心,定期发布人才供需指数,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并与人才引进政策充分融合,引进更多海外“工程师”,组建科技创新“智囊团”。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卓越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定向调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湖湘工匠引领计划,对作出突出成就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在评选各级工匠时予以倾斜。鼓励专精特新企业设立“首席专家”“产业顾问”等特设岗位,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创办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技术经纪、技术交易等专业服务,在具体实践和操作岗位中培育一批职业技能经理人。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建立专精特新企业贷款稳定增长机制,支持银行金融机构积极面向制造业大力发展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专利质押、信用放款等金融产品及应收账款、收益权、仓单、出口退税等质押融资。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行债券,调整债务结构。绘制专精特新企业在平台融资全业务流程图,会同金融机构探索互认数据查询授权书,推动实现企业一次授权申请贷款、一个平台全流程操作,优化提升融资便利度和体验感。加快设立科技保险分支公司,重点推动重大装备、重点新材料“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首轮次、首套件”等新险种应用,促进保险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加速数字技术赋能升级,推动中小企业提质增效。建立园区创新能力发展评价机制,引导和鼓励运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及评测指标提高数字化转型水平。实施“互联网+专精特新企业”行动,促进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行业大数据平台和企业数据共建共享。深入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支持中小企业对产品设计、样品测试、生产工艺改进等研发创新活动实行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研发平台,推广用户参与式的研发设计模式,推动协同研发网络化。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与线上平台战略合作拓展新兴市场,鼓励与传统制造和商贸流通中小企业搭建精准产品供需评估云平台,促进产品生产与流通创新,培育企业第二增长曲线。
实施服务模式升级行动,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激情。转变政府职能和服务模式,力推政策“计算器服务”,根据专精特新企业特性进行智能政策匹配,将符合的优惠政策精准推送给企业,并主动为企业提供各类申报服务。支持专精特新领域企业进入专利快速审查通道,缩短专利申请授权周期。推进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技术调查官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全面梳理政策内容,持续做好符合政务服务事项的优惠政策,转化为“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为落户专精特新企业打通流程痛点,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阳志华
编辑:刘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