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湘西民企和村民“手牵手”前行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章勇 彭玉函 编辑:刘秋平 2023-01-17 08:59:41
时刻新闻
—分享—

1月15日下午,正是南方小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黄腊村的天空中飘起了大雪,刚刚吃完中饭的村民麻祥友赶着喂养的4头黄牛去“交货”。

2021年6月,湘西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后,麻祥友与湖南德农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黄牛养殖回收协议,该公司按高于市场价格回收。“去年一年,全家的养殖收入将近4万,今年可以过一个好年了。”一边赶路一边回头搭话的麻祥友脸上笑开了花。

自2021年“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湘西州以产业振兴为主,全面参与行动,多途径、多形式探索有效载体,逐步推动形成“万企兴万村”的强大合力,推动村企发展双赢。截至目前,全州已动员1000余家商协会、企业参与,335家商协会、企业结对帮扶400个村,投入20多亿元,带动10万人致富。

“首倡地”的新使命

贫穷曾是湖南唯一少数民族自治州湘西州沉重的标签。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年来,湘西州创造了中国脱贫攻坚的鲜活样本,成为国际减贫史上的重要地标。

自2021年6月湘西州“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全州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以首倡之地新实践,续写民企兴村新篇章,持续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走深走实,开启了“首倡地”的新使命、新任务。

2021年上半年,湖南省工商联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后,湘西州在州委统战部的指导下,下发《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制的通知》,把“万企兴万村”行动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州委、州政府把“万企兴万村”行动列入对县市年度绩效考核目标任务。

同时,湘西州成立由州委统战部牵头、州工商联具体实施、各有关部门联合推动的专项工作小组,形成高规格的组织配备和完善的工作体制机制。

随后,湘西州工商联、州乡村振兴局等8个州委统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2个调研组,深入县市、商会和企业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专题调研活动,分别走访9个县市(高新区)、17个重点村、10个普通村、36家企业、10个基层商会,形成调研报告,做到了党政决策与基层问计有效对接。

湘西州工商联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取一企多村、多企一村、因村因企、因地制宜等共建模式,帮助村企开阔思路,选准路径,形成各具特色的村企共建发展路子。

泸溪县引导全县广大民营企业开展村企结对共建,因地制宜实施产业帮扶、解决就业、公益捐资等措施,推动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走出一条村企共兴共赢、比翼齐飞的乡村振兴之路。

花垣县推动村企联姻、结对共建、精准对接,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引擎”。

永顺县坚持高位推动、广泛动员、典型引领、全面发力,聚焦全县乡村振兴重点村,促成全县17个商会和29家会员企业与46个村启动结对联系工作,实现全县42个“万企兴万村”重点村全覆盖。

强化模式创新

2021年6月,湘西州成立州工商联、州乡村振兴局等6家相关机构为成员单位的“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建立议事机制,并通过及时召开启动会,吹响行动集结号,确定“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行动“三步走”思路。

第一步,湘西州首先发动民企参与“万企兴万村”联村行动,在落实民企联村任务后,对村情、产业、民营企业帮扶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动员全州商协会、民营企业进行精准对接。

一时间,商协会、民营企业带着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人才优势,纷纷向乡村田野集结,掀起了既有企业、商会整体帮村,又有小微企业、商会会员结对帮扶“比、学、赶、超”的热潮。

湘西州在出台“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实行第二步走,优化调整结对兴村企业,按照产业对接、共赢发展的思路,采取一企多村、多企一村、因村因企、因地制宜等共建模式,帮助村企开阔思路,选准路径,形成各具特色的村企共建新模式。

仅产业振兴中,200余家民营企业以发展农业产业、文旅产业、食品深加工等多种途径,结对帮扶村173个,投入16亿多元,帮扶群众7万多人。

湘西州认为,在精准脱贫的基础上,为经济基础薄弱家庭解决一个子女就业,是实现“万企兴万村”的一种重要方式。

为此,湘西州实行第三步走,扎实开展“2022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2021年以来,湘西州工商联联合人社、教育等部门开展各类招聘会7场次,其中线下现场招聘会2场次,线上网络招聘会5场次,342家民企参与,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达成用工意向1600余人。牵头组织多家民企深入下乡入村,开展下乡招聘活动,目前,全州有100多家企业与相关村确立长期劳务合作协议。

湘西州工商联负责人滕树静表示,湘西州工商联调动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责任,深入民营企业,广泛搜集企业岗位招聘信息,支持相关部门开展招聘活动,为企业招聘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架起一座“连心桥”,打通企业招人难与村民找工难的“最后一公里”,为湘西州“万企兴万村”行动书写精彩答卷。

民企擦亮新品牌

临近春节,湘西州古丈县红石林镇马达坪村的茶叶基地仍然忙个不停。茶叶能成为该村“金字招牌”,湘西州浙江(温州)商会会长单位湖南富康农业功不可没。湖南富康农业在古丈县6个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开展特色产业茶叶种植,解决3000多人就业问题,带动村民在家门口致富。

随着湘西州“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以来,湘西州推动出台了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确保行动取得丰硕成果。

湘西松柏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深挖永顺县优质大米潜力的龙头企业,公司通过稻鱼共养模式,现已带动周边种植面积3.5万余亩,产值6000余万元,辐射带动周边3000余户农民增收,被评为湘西州工商联“万企兴万村”行动实验项目暨示范基地、示范项目。

寒冬腊月,龙山县洗洛镇欧溪村的百合种植基地里,成片百合争奇斗艳。龙山县印家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参与湘西州“万企兴万村”行动以来,在村里建立百合种植基地,大力推进农旅融合。目前,公司共流转村里土地420亩。2022年,欧溪村集体经济预计增收20多万元。

在湖南铭三鼎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里,机器轰鸣着,村民正在厂房里忙碌着,在离春节放假前几天,村民要赶制一批“黄金茶”投放春节市场。

湖南铭三鼎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是湘西州岳阳商会会长企业,2022年,湘西州岳阳商会与黄金村的村企联合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搭建,双方以订单的形式绑定,商会每年为该村销售茶叶10万元,为一片茶叶变身“金疙瘩”蓄势添能,助力湘西特色农产品“出圈”。由此,一场岳阳商会与湘西乡村的“双向奔赴”正在广袤田野间上演。

目前,该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销模式,实行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鲜叶收购、统一茶园管理,吸纳茶农20余户,整合近1000亩保靖黄金茶基地,带动当地农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近日,在永顺县湘西万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一筐筐从该公司各个种植基地采摘的辣椒、茄子、黄瓜等各种蔬菜正在这里汇聚。公司自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以来,坚持扎根农村、服务农业,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湘西特色的山地农业开发路,有效带动当地1000多农户增收致富。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民企与村民的“双向奔赴”中,村企融合成一家人,双兴双荣。

滕树静介绍说,自“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湘西州商协会、企业在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中,因地制宜、大胆创新,以产业为纽带,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各类帮扶项目,“手牵手”前行,“心连心”振兴,构建起村企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共同描绘出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章勇 彭玉函

编辑:刘秋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