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慈利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东部边缘,是世界知名旅游胜地张家界的东大门。慈利历史悠久,土俗醇慈、得物产利,素有“金慈银澧”之称。慈利是革命老区县,享有“温泉之乡”“杜仲之乡”“大理石之乡”“大鲵之乡”等美誉。新中国成立以来,慈利与共和国同频共振,无数慈利人敢为人先,书写了许许多多的鲜活故事和发展奇迹。云游四海的慈利老乡,无论走到哪里,家乡永在心里!走遍千山万水,还是家乡最美!亲爱的老乡,家乡的热土,需要您的耕耘;家乡的建设,需要您的参与;家乡的亲人,需要您的呵护。为进一步做好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慈利在外成功人士回故乡、建家乡,助推慈利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今天开始,慈利县融媒体中心在慈利新闻网开设《回乡再出发》专栏,展示返乡创业人员心系故土、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怀。
今天刊发第一期:《胡国太:敢于“折腾” 从打工仔变身鞋业老板 》。
胡国太是张家界金福凯盛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是土生土长的慈利人,从外出打工到回乡创业,他敢闯敢拼敢“折腾”,一步步从打工仔变身企业老板,用奋斗书写了一段精彩人生。
胡国太创办的张家界金福凯盛鞋业有限公司就在慈利产业开发区。只要有空,他总要来车间里转转,产品质量好坏就在毫厘之间,胡国太喜欢“抠”每道工序的细节。这些年,车间是他呆的最多的地方。
今年45岁的胡国太是二坊坪镇人,小时候的窘境磨砺了他不怕苦、不服输、不轻言放弃的坚韧性格,从小就立志闯出一番事业。
“年轻的时候就想着能够出人头地,所以当时就出去,去外面的天地去看一下。”1997年,21岁的胡国太背上行囊,带着100元钱,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第一次进厂被拒,胡国太没有放弃,再次决定进厂谋生。幸运的是,这一次他进了一家鞋厂。在厂里,胡国太头脑灵活、学习能力强,干活总比别人多,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一路从普通工人、文书、销售,再到管理岗位,收入从300元、5000元到20000元。20年漫漫打工路,从一无所有到事业小有成就,步入中年的他,心中挥之不去的乡愁让他产生了回家创业的念头。
“落叶归根,我生在慈利,长在慈利,不管在哪个地方,都会觉得这个根在慈利。”张家界金福凯盛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国太说。
2017年,一次偶然,胡国太得知一个朋友在慈利考察项目,正在犹豫不决时,爱“折腾”的胡国太决定跟朋友一起回故乡、建家乡,走上了创业之路。在慈利县委、县政府及职能部门支持下,张家界金福凯盛鞋业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在慈利产业开发区。
“我觉得这是个好的项目,因为落地在慈利,对慈利的经济、就业是特别好的,所以我就想把这个项目留在慈利。”张家界金福凯盛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国太说。
然而,创业之初,困难重重,压力倍增。如何迅速招工?怎样打开市场?一个个难题摆在胡国太面前。
“我们对接了很多品牌,沿海的省不愿意给我们下订单,就是觉得我们新工厂不成熟,所以订单比较匮乏,当时是特别艰难的。”面临困境,胡国太没有灰心,在他看来,创业艰难,就要“折腾”到底,一次次突破自己。于是,他辗转多地跑市场、拉客户、推产品、谈合作,即使公司一直在亏损,他始终坚守产品质量这条生命线,凭着过硬的质量,公司逐步打开了局面。
“品质排在第一位,我绝不会以牺牲品质去追求效益。”张家界金福凯盛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国太说。
对胡国太来说,慈利这片养育自己的“热土”,如今变成回乡创业的“沃土”。他的公司现有员工400多人,年产值近6000万元,成为利郎、KAPPA、李宁等知名品牌的认证供应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面对前景,他计划再投1个亿,扩大规模,争取就业员工达3000人,年产值5个亿以上,把家乡建设得更好,留住更多“乡愁”。(记者 唐小花 戴晓山)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记者 唐小花 戴晓山
编辑: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