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时代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怀化出台实施意见

来源: 怀化新闻网 编辑:周喜 2021-08-18 08:26:37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共怀化市委

怀化市人民政府

关于新时代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1年8月4日中国共产党怀化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推动怀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和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三城一区”,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怀化,着力推动内陆高水平开放,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着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怀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投入产出效益大幅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内生动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建成制造业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1.5%。在创新发展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幅高于GDP增幅,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件以上。在协调发展上,常驻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在绿色发展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以上。在开放发展上,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在共享发展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就业更加稳定充分,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统筹应对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到2035年,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得到确立,国家创新型城市成功创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达到更高水平,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二、更加注重创新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构建制造业集聚发展“C”型走廊,加快推进六大基地建设,集中力量培育1-2个过千亿的产业或产业集群。着力建设湖南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点培育智能终端、智能照明、智慧城市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链和信息电子材料等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600亿元。着力建设五省边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推进中药材精深加工,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达130亿元。着力建设全国知名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基地,加快粮食、水果、油料、蔬菜、茶叶、畜禽水产等6大绿色现代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到2025年,全市绿色食品加工制造产业总产值达520亿元。着力建设湖南先进桥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桥梁及隧道挖掘、特大型桥梁等装备制造,到2025年,力争桥隧装备产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着力建设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加快3D打印材料、生态板材、高精密超平铝板等新材料产业发展,到2025年,全市新材料工业总产值达200亿元。着力建设装配式建筑制造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竹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到2025年,力争全市装配式建筑总产值达260亿元。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基地,依托云箭集团等军工企业,引导华峰电子、华晨电子、湘鹤电缆等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建设军转民、民参军特色产业链。积极支持引导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重点推动能源、矿冶、森工、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生态化转型,大力培育企业生态链。

(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聚焦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主体培育、平台建设、协同创新等重点任务,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计划,采取“揭榜挂帅”等形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创办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基地,到2025年,力争创建国家级成果转化及创业孵化载体5家左右,建设有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5家左右。实施创新主体增量提质计划,大力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加大对中小科技型企业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科技活动全覆盖。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以国家高新区、国家农科园为龙头,以院士工作站等各类创新平台为重要支点,积极争取国家、省部级平台及分支机构落户怀化,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到2025年,新建省部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40个。实施创新生态优化计划,推动科技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深入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加快推进军转民技术应用,营造一流创新环境。

(五)加快“五好”园区建设。按照“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的要求,着力提高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到2025年,力争实现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年均增长15%。加快专业化园区建设,引导怀化高新区、怀化经开区按照“两主一特”原则,县市区园区按照“一主一特”原则,加快转型升级,逐步推动城区各类企业向园区集聚,融入全市产业布局。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支持园区建立完善金融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人才服务平台、现代物流服务平台。推动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在园区布局,提升技术、产品、产业生态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低成本园区”,推动园区机构简约化、团队专业化、运营市场化,全面推进园区综合评价和动态管理。

(六)积极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围绕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八大产业链建设,瞄准“三类500强”企业和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服务半径招商,引进企业总部、区域总部及功能性总部。发挥园区招商主阵地作用,围绕产业定位谋划项目、引进项目、布局项目,着力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继续办好“怀商大会”,充分利用好“港洽周”“沪洽周”平台,推动怀商返乡创业,力争到2025年累计引进“老乡”企业项目50个以上,累计到位资金30亿元以上。建立重大招商项目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强化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提高招商专业化水平、招商效率及精准度,切实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

(七)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创新链与产业链、现代工业与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科学研究与技术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等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扎实开展制造业中小企业“两上三化”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示范项目,打造一批“两业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和园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第五代移动通信应用,加快实现各县市区城区、重点中心镇5G网络全覆盖,推进5G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深度应用,鼓励产业园区、重点企业打造“5G+工业互联网”典型工业应用场景与融合应用标杆。积极发展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

三、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

(八)全面融入国省区域重大战略。深度对接长株潭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等重点区域,打造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和重要枢纽,增强我市承载集聚和开放交流能力。依托沪昆高铁和沅水黄金水道,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及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沪昆高铁经济带。加强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的深度合作和湘桂黔省际协作,共同建设“重庆—怀化—北部湾—东盟”海铁联运大通道,全面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加快打造湘桂黔省际区域枢纽城市。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往来与合作,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中心。

(九)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坚持城乡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功能互补,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布局。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增强县城集聚辐射功能和中心镇承载能力,建设一批人口规模达10万人左右的小城市,支持沅陵、溆浦、辰溪发展成为城市人口超过20万的中小城市,培育一批容纳5-10万人口的重点镇和中心镇。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奖励支持政策,加快户籍变动与农村“三权”脱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用好用活用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十)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大力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有序推进怀化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到2025年建设成为70万以上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完善供水、燃气、公共交通、社区服务等市政设施,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逐步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易堵路段立交化改造,提高城区停车设施配备比例,实施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到2025年建成覆盖中心城区全域、环境友好、设施齐全、活力多元的高品质生活圈。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大力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强城市建筑设计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迹和历史街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塑造城市时代特色风貌。

(十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制止“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大力实施种业创新行动,启动生物育种专项,加快建成以国家级制种大县为主、省级制种大县为辅的优质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群。积极建设全国知名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重点发展中药材、水果、茶叶、油料、畜禽、蔬菜、竹木等特色优势百亿产业,持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到2025年综合机械化率达50%以上。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市农村客运网络覆盖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以上,农村区域基本实现110千伏双电源供电。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拆二改三清四化”及“六无一全”的要求,持续推进治垃圾、治水、治厕、治房、治风,加快硬化、绿化、美化、亮化进程,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四、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怀化

(十二)全面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整治。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硬约束落实到环境管控单元,建立全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认真落实水安全战略,加快构建怀化水网,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取用水管理,加大地下水超采治理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继续深化做实河长制,严格落实好长江“十年禁渔”。抓紧推进湖南蟒塘溪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全力推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要支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城市防洪、城市应急备用水源等工程建设,完善防洪、饮水、用水、河湖生态等水安全体系。以河道生态整治和河道外两岸造林绿化为重点,建设沅水(怀化段)生态廊道。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和保护,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全面推行林长制,实现“林长治”,加快国家储备林建设和林业碳汇开发,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构建雪峰山生态涵养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十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问题整改,加强全民共治、源头防治,落实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着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紧盯重点污染物(PM2.5、PM10和臭氧)、重点时段(秋冬季节),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和建筑施工“四大”污染源治理。着力改善水环境质量,以“一江六水”沿线治污治岸治渔为重点,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加快推进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积极推进污水资源利用。着力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实施粮食主产区永久基本农田面源污染专项治理工程,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化处理。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对鹤城城东采石场区域、辰溪煤矿区、溆浦龙潭花岗岩采矿区等历史矿山环境突出问题实施专项整治。推进矿业绿色发展,建设绿色矿山。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强化噪音源头防控和监督管理。

(十四)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以减污降碳为总抓手,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保障工作,加快出台怀化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大产业和园区绿色化、节能低碳改造力度,支持新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开展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鼓励绿色消费和绿色出行。完善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完善促进节能环保的电价机制。加快形成绿色文明、生态节地殡葬服务体系。

五、更加注重开放发展,打造五省边区改革开放新高地

(十五)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契机,加快怀化与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铁路运输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交通网络体系,加快推进怀化东盟班列开行和湖南怀化国际陆港(东盟物流产业园)建设,打造怀化东盟班列集结中心,着力构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加快建设怀化铁路口岸综合枢纽,推进广铁物流、广州港、香港招商局、华润物流、中远海运等境内外物流龙头企业参与湖南怀化国际陆港投资与运营。抓住国家新设综保区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机遇,依托怀化海关优势,创新“市场采购+国际班列”模式,推动实现“一站式通关”,加快升级进口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创建怀化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快建立跨境电商平台、直购平台、跨境商品展示体验中心、进口商品集散分拨中心,打造完整的跨境电商产业链,积极推进怀化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创建。精心举办武陵山(怀化)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雪峰山旅游文化节等节会活动,全面扩大我市与国内外交流合作。

(十六)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重点建设对接粤港澳、长三角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路项目,建成张吉怀铁路怀化段,建设怀化南动车所,实施怀化南高铁站改扩建,加快推进怀桂铁路前期工作,协同推进靖永郴铁路、秀益铁路、张永广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怀邵衡铁路安江东站货运编组站前期工作。加快芷铜、官新、靖黎、沅辰、张官等高速公路建设,推动溆浦至洞口、安化至溆浦、辰溪至凤凰、松从高速新晃段、会同至天柱沪昆高速复线等高速公路和怀洪旅游快速干线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继续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完成沅水干流航道提质改造工程,推进沅水辰溪至洪江四级航道整治工程、沅水洪江至金紫四级航道整治工程、沅水鱼潭航电枢纽工程建设,推动沅水沿线500吨级泊位码头建设,复兴怀化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完成芷江机场航站楼改扩建,推进沅陵、辰溪、溆浦、麻阳、新晃等通用机场建设,启动芷江通航基地前期工作,优化芷江机场航线布局,提升航空机场枢纽功能。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持续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常态化开行怀化至东盟国际班列、怀化至北部湾海铁联运班列,畅通国际运输通道。

(十七)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深化“放管服”改革行动,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加强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实现更多事项异地办理、网上办理;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提供“集中办公、集合查验、集成审批”的“三集”审批服务;用心用情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服务,真正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建立统一的清单代码体系。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建设,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日常涉企行政检查,细化量化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标准,推行柔性执法。深入开展以“合同履约”为重点的政务和企业失信行为专项治理,依法保护企业家和企业合法权益,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和涉企信访处置水平,坚持做到有错必纠。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行动,放宽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体系。完善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体系。

六、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十八)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持续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传染病重点专科建设和市县两级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和医疗服务能力。做实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推动基本医疗保险信息互联共享,完善住院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加大“怀化找工作网”等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力度,努力打造“怀化数字就业地图”,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力度,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扎实做好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工作。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严格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持续推动县级兜底型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体系,完善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关爱帮扶机制,推动社会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转型发展,制定实施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行动计划。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专项试点,健全和完善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大力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家庭养老新模式,为贫困重度残疾人、老年人家庭等实施适老化改造。深入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加快探索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推动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就学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十九)增加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全力支持在怀高校“双一流”“双高”(高职、高专)建设,积极推动怀化学院加速发展,完成湖南医药学院整体搬迁,支持怀化职院申办本科院校。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计划,扎实推进高水平高职高专院校和专业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加强健康怀化建设,大力推进医疗重点专科、重大平台、救治能力建设,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建成大湘西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加快发展城市医联体,推动县级医院与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快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怀化段建设,进一步打造通道转兵、芷江受降等一批享誉全国的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旅游基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侗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基础建设,积极推进洪江市安江杂交水稻公园及袁隆平院士纪念馆(园)项目建设。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怀化文创园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加强足球场地、社区体育公园等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岗位、学位、床位、厕位、车位、梯位”等建设服务水平。

(二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应急响应平台和决策指挥系统,建设怀化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提高应急物资生产、储备和调配能力。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高水平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法治化保障的管理服务体系。完善村(居)党组织领导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强化村(居)组织自治功能,全面实施村(居)事务阳光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推动社会组织、志愿组织、慈善组织等下沉。建立健全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机制,构建更高水平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警务治理创新,打造平安社区、平安乡村。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总结推广“溆浦经验”,推进诉源治理,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加强普法教育,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机制。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二十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由集中资源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进一步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市场环境,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对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沅陵县、溆浦县、麻阳县)、278个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的帮扶力度。增强对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芷江县)、212个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的示范带动力度。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五个一百”工程,支持县市区每年重点培育8至10个集体经济强村。

七、保障措施

(二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怀化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全过程。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主体责任,制定任务清单,完善推进机制,加强工作协同,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落地见效。

(二十三)完善政策体系。对重要改革开放平台建设用地实施计划指标倾斜,利用国家重大项目用地直供直批机制,推动先进制造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及生态环保项目新增建设用地应保尽保。深入贯彻落实芙蓉人才行动计划,以推进五溪人才行动计划提档升级为统揽,以服务“三城一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重点,以“礼敬人才、厚待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为服务理念,坚持“全职引才”和“柔性引智”相结合,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到怀化就业创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利用债券限额空间,合法合规适当发行再融资债券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加强先进制造业财税金融支持,优化政府引导投入,发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机制作用,加大首台套、首批次产品支持力度,全面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政策。加大培育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力度,支持鼓励类产业企业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直接融资。积极争取各类金融机构的支持,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提高存贷比,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完善用能机制,降低制造业用能成本。推行“企业家绿卡制度”,增加企业家获得感。

(二十四)强化协调推进。建立健全常态化合作机制,加强与中央部委、省直厅局的汇报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建立健全与其他市州的协同合作机制,加强跨市对话交流、重大事项协商、规划衔接。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与县市区的沟通衔接,积极支持县市区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市委财经办、市发改委要加强统筹指导,协调解决本实施意见贯彻落实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适时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和实施效果评估。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报告。

来源: 怀化新闻网

编辑:周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