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邵阳市委、邵东市委相关会议精神,邵东市政协和邵东市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实业争贡献·委员展风采》系列报道,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实业委员,以每个委员创办的经济实体2019年的实现情况为参照,开展“三比三看”:一比投入,看规模扩大;二比用工,看就业增加;三比贡献,看纳税增加。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反映政协担当,展现委员风采。
今年来,邵东粮食价格稳定,凝聚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邵东市政协委员、湖南湘俏米业公司董事长刘爱武的奉献和担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刘爱武正月初一就接连接到好几个经销商需要大米的电话。当时工人已经放假,按照往常计划要到正月十六返工,怎么办呢?
“大米是广大群众生活的必需品,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民心安稳,疫情期间,我们企业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大米的价格稳定和足量供应。”邵东市政协委员、湖南湘俏米业董事长刘爱武决定:正月初二复工,在疫情期间绝不涨价。没有工人,刘爱武带领妻子和一双还在读书的儿女到厂里加班。四人分工合作:刘爱武操作自动化生产线,妻子负责缝包,儿女负责装车,每天都忙活到晚上十点以后,夫妻二人的双手都磨出了血泡。从正月初二到初六的四天时间里,400多吨大米及时供应长沙、邵阳、衡阳等地市场,保供稳价,助力民生,为战胜疫情注入了源源动力,尽显政协委员的大爱“粮心”。
从正月初六开始,湖南湘俏米业公司全面复产,刘爱武每天和公司员工加班加点,将优质、放心的大米快速及时地供应市场,送上老百姓的餐桌。
疫情期间,大米原材料、人工工资、车辆配送等费用上涨,一吨大米加工成本价比过去多出350元左右,同行业的很多商家都已经涨价。一些米店的老板都主动跟刘爱武要求涨价进货。刘爱武却坚决拒绝:“现在国家有难,我们企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尽最大的努力保障市场大米的供应和稳定。大米是老百姓最重要的主食产品之一,尤其在当前疫情肆虐的严峻形势下,大米市场供应稳定关乎民生稳定、民心稳定。疫情当前,我的大米不涨一分钱,让市民吃上‘粮’心米!”疫情期间,湖南湘俏米业公司加班加点加工大米,不降品质,不涨价格,为邵东及周边县市配送大米5700多吨,没有涨过一分钱,有效地稳定了物价。
长期以来,刘爱武积极发挥公司的龙头企业作用,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对基地和农户统一管理,统一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和指导,统一保底回收稻谷。2019年,湘俏米业发展优质稻基地5万多亩,建设生态鸭稻基地4000亩,覆盖2000多户种粮户,其中,贫困户300户,解决农村就业约3000人,为种植户增收3000多万元,为市政协组织的“三个一”扶贫行动添上浓墨重彩。周官桥车家坪村村民邓月华去年种鸭稻360亩,养鸭子6000只,总收入达到了26万元。
今年以来,不少世界粮食出口国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蝗灾出现而纷纷禁止粮食出口,国内粮食生产显得尤为重要。刘爱武积极响应市政协发出的“我是委员我担当,办好实业争贡献”号召,主动负重加压,将粮食收购订单扩大到15万亩,比去年增加10万亩,带动种粮户12.5万户。其中早稻面积4万亩,较上年增长600%;鸭稻基地面积1万亩,较上年增长330%;优质稻种植面积10万亩,较上年增长250%。目前,刘爱武为鸭稻基地统一提供8万只鸭苗,并与农户签订了60元一只的回收合同。
刘爱武和粮食打交道已经20多年,从最初的小作坊到现在的集粮食种植、收购、储备、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创办的湘俏米业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在生态产业园建成一体化加工储藏智能控制系统生产线2条,日加工能力500吨;配套建设自动控温钢板仓80个,可储稻谷5000吨、大米7200吨。
但是,刘爱武并没有满足,他正在规划建设储粮6万吨的二期钢板仓、年产1.5万吨油糠与年产1万吨米粉生产线,预计年底可以竣工。二期建成后,日烘干稻谷能力达到1500吨,稻谷仓储能力达到8万吨。将极大地推动湘俏米业发展,可以解决邵东市广大种粮户的产后服务问题,提高他们的种粮积极性,为全市粮食生产提供坚强后盾。
申桂荣在湘俏米业调研
湘俏米业仓库一角
湘俏米业
湘俏米业产品
来源:邵东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亦斌 刘意忠
编辑:刘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