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人占了缅甸海产业“半壁江山”,湘菜在缅甸特别受欢迎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向玲 编辑:刘秋平 2020-01-20 11:05:51
时刻新闻
—分享—

△1月15日,在缅甸仰光,当地学生在“中缅之美 胞波之情”图片展现场留影。图/新华社

“我是2012年到缅甸的。”1月15日,在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缅甸华商促进会秘书长(缅甸湖南商会联合发起人)李海盛(衡阳人)回忆道,“当时中国和缅甸做了一家中缅合资的汽车4S店。我是中方的一名负责人。”

“这次习总书记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我个人和很多朋友都认为是一种信号的释放:中缅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肯定会更加密切。”李海盛说,“我也相信,以后中缅在经济和文化等很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会越来越多。”

湖南人占了缅甸海产业“半壁江山”

李海盛介绍,在缅甸,湖南人相对较多。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湖南人在当地几个产业参与度高。第一个是珠宝业,主要是做玉石片料的,大概3000人左右,从事这一行业的大多是衡阳祁东人,主要集中在曼德勒。第二个是海产业,约二十四、五年前,一位姓王的湖南人来到当地带出来很多“徒子徒孙”,现在,可以说湖南人占了缅甸海产业的“半壁江山”。另外,建筑相关产业的湖南人也比较多。

他说,两国人在性格、生活习俗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中国人,特别是湖南人,生性比较粗犷、豪迈,缅甸人则比较低调平和,慈善业相当发达。比如缅甸经过投资委员会的稍微大点的投资,会有一个不成文规定:赚到钱以后,能不能拿这个整体利润的2%左右来做一些慈善捐赠。但经过这些年,在缅湖南人性格慢慢地改变很多,越来越多湖南人融入缅甸人的队伍,对孤儿院、养老院也会进行相应的捐赠,举行相关活动,部分中国组织也会进行一些义诊。在这种慢慢的融合中,两国民众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

现在中国人在缅甸更受欢迎了

“如果说湖南有什么文化或者产品在那边特别受欢迎的,我想到的就是湘菜文化了。”李海盛说,“因为这边湖南人多,湘菜馆也多,有时也会邀请一些当地的官员参加活动。缅甸有些中高层人士就对湘菜,特别是改良过的一些湘菜比较感兴趣。”

近年来,一带一路给缅甸或者说在缅湖南人带来哪些变化?“对此,我个人包括这边很多中国人都感受颇深。”李海盛说,近年来缅甸人认识到真正能给缅甸带来实惠的、帮助缅甸的其实还是中国,比如说援建项目,汉语教育、职业培训、医疗资源等。“所以我们这两三年,明显感觉到中国人在缅甸更受欢迎了。”

李海盛介绍,中缅经济合作上,他了解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在建筑装饰方面,如果说之前缅甸对中国这方面相对认可,现在就是非常认可了。如今,当地只要是稍微高端点的项目,没有中国人参与,缅甸人基本上都很难放心,必须要有中国人的主导和参与才安心。还有产品质量方面,像中国人在缅发展的手机行业,现在缅甸人认可度就比最初提高了很多。

潇湘晨报记者 向玲 长沙报道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向玲

编辑:刘秋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