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兵式里的湖南民营元素

来源:中华工商网 作者:章勇 编辑:刘秋平 2019-10-10 08:57:33
时刻新闻
—分享—

10月1日,北京,万众瞩目的国庆大阅兵开始后,湖南彩车“潇湘今朝”徐徐驶来,车上的工程机械设备、天河二号等湖南元素惊艳亮相,展示了湖南智造成就和工程机械湘军风采。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受邀乘坐“改革开放”彩车经过天安门广场,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受邀到现场观礼,亲历了这场气势恢宏的盛大仪式。

亲历彩车游行,梁稳根表示极为荣幸、十分激动。他表示,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见证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历史新时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加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

当日晚上8时8分,北京天安门广场,迎风升起一面90米×60米的巨幅国旗,这是盛世中华国运兴起的象征。稳稳举起这面巨幅国旗的,是6台中国起重机,他的名字叫三一。

这是极高规格的国庆舞台,这也是“中国制造”极其精彩的演出。

据悉,20年内,首都在国庆节期间曾出现过两次8级大风,且现场空间狭小,巨屏又必须在指定时间安装完成,可以说是“容不得一点差错”。“经过慎重的考虑,主办方决定用民营企业三一的设备来承担这个重任。”现场人员说。

天安门前,神圣的五星红旗,在钢铁巨臂的擎举中迎风而上。广场两侧,数万名游客挥舞着手中的红旗,开始齐声歌唱祖国。

这一刻,晚会活动的气氛、中国工程机械的自豪感以及亿万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随着红旗走向了高峰。今天的“中国制造”,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底气和信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南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特别是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已成为两大千亿级产业。以民营企业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一批工程机械企业为代表成为大国重器的摇篮。

湖南工程机械能有今天这样的声誉和影响,走过了一段筚路蓝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艰难崛起的历程,是湖南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1978年,当时的第一机械工业部建筑机械研究所迁至长沙后,长沙才有了工程机械科研基地,产业发展真正起步还在上世纪90年代后。顺应改革开放潮流,三一的创业者们将创办于湘中的小工厂搬进长沙,正式进军工程机械领域,山河智能、泰富重装等一大批湘字号工程机械企业继之而起。湖南工程机械走南闯北、跨洋过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不在中国争地位,而为中国争地位”,工程机械湘军也是湖南成功走出去的典范。从出口产品到投资建厂,从建立研发基地到创办产业园区,从深耕“一带一路”到勇拓全球市场,世界各地活跃着工程机械湘军的身影。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以来,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湖南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资产、收入和利润比重一直位于全国前列。2018年,在“全球工程机械50强”榜单中,湖南有2家民营企业上榜。

目前,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已经形成领军企业优、创新能力强、产品水平高、制造模式新、国际化步伐快和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六大优势特点。

1997年,三一集团开始研制中国的第一台长臂架泵车,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白天黑夜不停地加班,终于把这台泵车研究出来。

2000年12月3日,民营企业山河智能研发的我国首台隧道凿岩机器人在长沙通过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验收。控制技术、传感技术与国外完全不同,都是自主研发创新。

放眼当今世界,哪里有超级工程,哪里就有工程机械湘军的身影。

越南最大的工程有山河智能助力;智利矿难救援,三一的设备为营救33名矿工作出贡献……

从无到有、从学生到老师、从进口到出口,湖南乃至中国的工程机械实现了大逆转。国家强盛,产业才有未来,从制造到智造,未来的湖南长沙一定是智能制造高地。

根据规划,湖南持续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始终以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为突出重点,不断建链、强链、延链、补链,着力打造包括工程机械产业在内的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全省将重点开发以智能化、绿色化为特色的主机产品,以提高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同时着力实现核心零部件的突破,加强系统集成技术和应用技术两大类关键技术的研究。

展望未来,工程机械湘军正在加快智能化转型步伐,助力湖南长沙从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发展成为世界工程机械之都。未来的智能挖掘机,施工现场可以不需要人。挖掘机在河南,操作人可以在湖南,甚至国外的挖掘机可以在长沙、星沙产业园里操控。

来源:中华工商网

作者:章勇

编辑:刘秋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