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淑萍:释放民间投资活力 推动制造业质变升级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王丽娟 编辑:刘秋平 2017-11-29 14:12:35
时刻新闻
—分享—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马淑萍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丽娟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证监会等1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针对近年来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速放缓、活力不强的局面,《指导意见》提出一系列措施和保障,促进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马淑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民间投资增速在放缓,作为制造业主力军的民营企业经营状况较差。《指导意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有效的措施,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非常有意义。制造业的发展主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导,但实际上其发展又涉及诸多部门,很多时候政策无法落地是因为部门协调方面存在问题。这次联合出台政策说明政府认识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各部门协调解决。

  信心不足、经营能力差是投资下滑主因

  中国经济时报:近年来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速明显放缓,严重影响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您认为民间投资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马淑萍:中国制造业已进入结构调整期,现有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正发生巨大变化,对民间投资必然产生影响。民间投资下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民营资本担心市场的不确定性,对未来投资信心不足。简单来讲就是民营资本不愿意投收益性普遍不高的制造业。过去制造业民间投资是靠大规模的设备投资拉动,依靠规模经济实现企业盈利,但现在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投资拉动的边际效益越来越低,甚至过剩投资造成了大量产能过剩,因此,这种靠规模扩张发展的方式已经行不通,降低了民间投资的欲望。

  其次,民营企业的经营压力和生存压力抑制了投资。在新时期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新技术及新商业模式,给一些行业或企业带来巨大变革,成为新的增长点,但与此同时也给一些传统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带来巨大冲击,生存压力直接抑制了投资的信心。因此,传统的制造业要适应产业变化的趋势,不断开发新产品,创新管理模式和提升经营能力。

  第三,社会对制造业的认识存在偏颇,影响了投资的判断。实际上很多产业升级空间仍很大,投资潜力未被挖掘。比如纺织业,我国服装的生产能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自主品牌却很少,特别是在纺织技术方面还有很多领域需要突破,如新材料领域的碳纤维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有巨大的投资空间。改变对这些产业的错误认识,利于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促进现有产业的升级发展,使其成为新动能。

  不同企业需采用不同融资渠道

  中国经济时报:此次《指导意见》提出了五方面保障措施,其中在“规范产融合作,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方面提出了九条措施,您认为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马淑萍:民营企业融资难是老问题。此次《指导意见》提出的九条解决措施比以往更加细化,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非常有帮助。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企业,采取不同的融资形式。

  一类是能够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发展的民营企业,如新兴的科技型企业和互联网应用企业,还有行业龙头企业等。另一类,可称为解决就业型企业,占民营企业的绝大多数,如中小型服装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等,他们不受资本市场欢迎,只能通过银行等间接融资发展。我国制造业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这些企业的发展。

  实际上,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进行贷款,但实施效果并不好,这是因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风险大、收益小,大型商业银行不愿意承担。我们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更多的区域性小微银行,利用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小银行来为小微企业进行融资,这些领域可以对民营资本开放。

  同时,还需要有一些政策性银行来补充。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不同,更多的是从扶持的角度,为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做投融资。但是我国目前政策性银行发挥作用比较小,所以这方面还要加强。

  此外,我国针对民营企业的担保制度还不够完善。有了政府作担保,商业银行才愿意为民营企业进行贷款。而且最关键的问题是信用体系的建设,如果能够建立国家层面的信用体系,实现各部门间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整合民间信用数据平台,将更有利于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

  推动民营制造业升级还须重视三方面

  中国经济时报:《指导意见》提出八项推动民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除此之外,您认为政府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多加重视?

  马淑萍:首先,支持龙头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以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目前我国制造业已经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大企业可以利用内部的创新平台来孵化上下游的企业,从而带动相关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大企业共同研发,不仅能提高研发速度,还能提高研发能力,这种带动作用要比政府直接扶持效果更好。所以,国家应该重点支持这样的大企业,调动这些龙头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提升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另外,进一步推动优秀民营企业参与国有制造企业的混改,做优做强制造业。

  其次,进一步提高服务平台能力。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对企业注册登记、一般法律咨询、物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对民营企业经营能力的提升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大。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利用社会资源扩大对中小企业经营者培训的范围,并加强中小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制造业的能力,建议中央恢复对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财政支持。同时,现在的公共服务平台资源比较分散,造成低水平服务和资源浪费,建议将服务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管理,平台可以是虚拟的,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享受到更多专业服务,也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协同。还可以创新推广新的服务模式,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提供更精准化的专业服务,如青岛一家民营企业针对制造业中小企业存在的管理、融资、技术升级等问题,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无偿服务加有偿服务的市场化准公共服务平台。

  最后,加快有序竞争秩序的建立。低价恶性竞争一直是阻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还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研发投入下降,影响企业甚至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对低价倾销的企业给予处罚,支持企业做好产品,特别是要对以次充好的市场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另外,鼓励行业内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也有利于建立有序的市场。对此,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王丽娟

编辑:刘秋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