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记者观察】保障民间投资安全是稳投资关键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王晶晶 编辑:刘秋平 2018-08-10 14:19:20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指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众所周知,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最新统计显示,我国80%的就业岗位以及90%的新增就业岗位来自于民营企业。在投资方面,民营经济对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均超过60%。因此,营造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对“六稳”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受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则呈现向好趋势,1—6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58.9%,高出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1.5%。

  因此,民间投资稳定健康发展成为稳投资的关键所在。在此方面,须进一步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为民营企业选择一些符合中央与省内专项扶持的重点项目,积极争取更多好的项目纳入到投资计划中。同时,支持民营企业组织实施以填平补齐、技术升级、信息化发展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尽快促进信息化和自动化之间的有机结合,实施更加优惠的财税政策来推动民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让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能够朝着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提升。同样重要的是,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探索节能节水的技术工艺,尽快促进落后生产设备的淘汰,确保我国民营经济能够走上循环持续发展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提出稳投资后,各地政府也相应提出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山东省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江西省提出,要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着力推进消费升级,促进外贸平稳发展。贵州省提出,要积极主动精准对接、深挖潜力,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保障必需项目的资金需求,确保基本民生和脱贫攻坚支出等。

  无疑,补短板作为稳投资的重要抓手,而加强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将有效促进投资增长。在此方面,引导民营经济参与PPP项目的运作之中,不断完善PPP项目的政策保障机制,优化民营经济的投资渠道可谓稳投资的有效举措。

  可以认为,PPP项目的推广发展需要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作为保障。鼓励民营经济参与PPP项目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在PPP项目运行的不同阶段,政府需要严格遵守签订的契约,同时要加强对项目的监管。其次,要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良好的政策保障与信用约束机制能够有效降低民营经济进入PPP项目的顾虑。同时严格约束政府的失信行为能够有效保障民营经济参与PPP项目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相比于投资回报和项目风险,明确的权责界定对吸引民营经济参与PPP项目更加重要。同时,还应保障民营经济的进入和退出渠道,为民营经济提供规范化、多元化、市场化的退出机制。

  此外,保障对外投资的战略安全同样是稳投资的关键。据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上半年,我国对外全行业直接投资397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记者认为,尤其是对民营企业来说,一定要注重合理布局地域分布、行业结构等,避免扎堆导致相互不必要的竞争。这同样需要我国政府机构、社会和企业多方面发力。首先,发挥好我国对外投资与合作统筹协调机构的作用,加强海外投资的制度安排。其次,整合相关驻外机构和行业协会,形成系统性的海外利益保护框架,从投资前的风险预警与风险评估,以及投资受损后的利益保护等方面,帮助民营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晶晶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