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质量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来源:《中国统一战线》杂志 作者:聚椿 编辑:刘秋平 2018-08-08 11:11:25
时刻新闻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继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一质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之后,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新时代的民营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根本要求,珍视长期以来在质量方面的努力成果,清醒认识自身与高质量的差距,力求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围绕质量深钻细研,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把提高企业供给质量当作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努力写好“高质量”这篇大文章,切实在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历史进程中书写民营企业的独特风采。

  注重高质量

  民营企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民营企业作为质量提升的重要主体,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一直注重从我国讲究工艺、注重质量的优秀历史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对质量的重视从最初的自发到后来的自觉,到现在的自信、自强,较好地走出一条重视高质量、追求高质量的发展道路。某种意义说,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进步史,书写着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镌刻着为中国品牌所作的贡献。

  以改革开放为起点,在党的政策指引下,以个体户、私营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快速发展起来。民营企业从最初的“提篮小卖”“摆摊设点”,到“手工作坊”“前店后厂”,到后来的“加工代工”“承接外包”,到现在成长为行业“隐形冠军”“独角兽”,普遍走过一条从数量发展到质量提升的道路,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跃升。各级统战部、工商联也积极引导扶持民营企业重视品牌、优化品种、提升品质,把重质量的认识转化为讲质量的行动、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在“质量万里行”活动中留下闪光足迹。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在质量道路上步伐更稳、成果更多。如,2016年民营企业500强共拥有国内外商标总量达到99514个,其中拥有自有商标的企业有368家,自有品牌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60%的有323家。2017年11月一则消息更是令人振奋:科技部分别依托百度公司建设自动驾驶、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设城市大脑、依托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依托科大讯飞公司建设智能语音共4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4家走在“风口”的民营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代表队,彰显出新时代民营企业“国家级”的发展水平和实力,背后是成千上万为高质量、“新国货”努力奋斗的广大民营企业的缩影。正因为有这些诸多企业追求高质量的生动实践、丰硕成果,才为民营企业树立了新的品牌形象。2017年7月,日本松下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说,“该我们向中国的民营企业学习了”。一个上百年的老牌企业提出这样的口号,固然有其“谦虚”成分,本质上是中国民营企业为中国智造、中国质造贡献力量而赢得的口碑。

  对标高质量

  民营企业尚存在不小差距

  许多企业家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程中,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高质量发展”“质量第一”“质量强国”等内容尤为关注、引发深思,一致认为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对国家来说,高质量发展将会带领中国经济迈向新台阶,实现新时代“凤凰涅槃”,是展示中国方案实践成果、揭示中国道路意义价值的成功佐证,必将得到世界盛赞;对社会来说,高质量发展能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高层次需要,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水平,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的根本举措;对企业来说,高质量发展是新的目标要求和努力方向,是需要认清差距、把握趋势再出发的时代命题。

  概括梳理民营企业的主要差距:在高质量发展上“有高峰”但“无高原”,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呈现“星星点点”的状态,还没有形成“群星荟萃”的局面;企业间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现象还比较明显,民营企业中的著名商标、著名品牌、著名产品在中国品牌方阵中的位置与企业总量相比还不相称,在高质量发展上“补课赶队”的任务还很重。

  具体讲,差距至少有以下几点:一是认识不到位。有的企业不想追求高质量,在“要质量”还是“要眼前利润”上认识有偏颇,更愿意挣快钱、想暴富;或者压力不大、动力不足,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甚至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心理,觉得没有必要自找麻烦。有的企业不敢追求高质量,觉得企业转产无方、转型无路、转行无门,对高质量够不着、得不到。这些都影响企业对质量的追求。二是基础较薄弱。铺天盖地的民营企业大多起点普遍较低,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还属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技术含量低;有些企业仍处在发展初级阶段,面临保生存、求稳定的现实考验,顾不上质量;还有些处于产业链低端,现有生产工艺、设备都是初级产品,仍然有一定的市场。三是实力有差距。许多民营企业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缺乏相应的人才储备、技术储备;加之资金短缺,且资金受助渠道单一,产品提档进阶需要的技术实力、资金实力都难以满足需要,影响高质量发展。

  实现高质量

  民营企业必须苦练内功负重前行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徐州调研时强调,“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往前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是摆在每个民营企业面前的紧迫任务和现实课题,需要练好内功、多措并举,坚定不移奔向高质量发展目标。

  提高质量意识。意识决定行动。内心树立起强烈执着的质量意识,才能激发企业家躬身践行、一往直前的行动。民营企业要从更高站位、更深层次上看待高质量:高质量是为企业发展树立起的“金字招牌”,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彰显企业社会价值、体现企业责任的重要标准,还是确立企业家国情怀、为质量强国贡献力量的客观需要。必须有“打鸡血”的热情,有“钉钉子”韧性,有“啃骨头”耐心,为高质量接续奋斗。

  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是实现高质量的不二法门。民营企业取得今天的成就,走的就是创新之路;实现高质量目标,还必须坚持创新、依靠创新。对民营企业来说,高质量发展是道必选题,需要民营企业在实践中、在市场上给出答案。广大民营企业要以创新、创新、再创新的执着,努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在创新驱动上实现新飞跃,以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注入新能量。

  强化人才支撑。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一方面,民营企业要有超越常规的举措吸引人才,用才放胆,爱才如命,惜才如金,护才如神,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对一时难以拥有的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树立互联网思维,用专业技工、特殊人才的“钟点工”方式满足企业所需。

  注重系统保障。提升质量是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诸多方面。注重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品牌意识和质量素养,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水平,推动形成人人想着高质量、一切服务高质量的氛围,以企业发展的高质量推进产品服务的高质量。(作者:聚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