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企助力精准扶贫的“湘西样本”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章勇 杨建曲 编辑:刘秋平 2018-06-06 12:02:42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章勇 通讯员 杨建曲

  近年来,湘西工商联为提高扶贫实效,引导民企采取各种形式帮扶,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形成了多元化产业扶贫的新模式。

  在湘西的精准扶贫中,民营企业应作为其中的补充力量,应当发挥独特的作用。作为民营企业家,主责主业是企业发展壮大,但助力脱贫攻坚也理应有责、有情、有为。

  “到目前为止,凤凰县凤飞水晶有限公司上机工每个月可拿工资8500元以上,最低员工也能拿到2500元以上。这种坐在家门口上班就业方式有利地解决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的社会问题,也为湘西扶贫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凤凰县工商联主席李蔓蓉对记者说起凤飞公司的扶贫成绩时笑容可掬。

  2016年以来,湘西自治州工商联主动作为,持续发力,实施了全州民营企业参与精准脱贫“千企联村”行动。目前,全州已动员各地1200余家企业、商会参与,443家进入全国“万企帮万村”行动台账管理,结对帮扶519个贫困村,帮扶贫困群众49604人,实施项目1021个,投入资金6.57亿元。

  党政重视成民企扶贫动力

  去年,一则“主席卖瓜”的新闻刷屏网络。

  湘西州花垣县补毫村瓜农施光成是该村建档立卡户,也是湘西州工商联主席石红的联系户。老施家2人,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如何让老施尽快脱贫成为石红的心事。去年初,她去考察后,与老施商议种植西瓜,为此她为老施送去肥料,联系了种苗,在她的支持下,施光成把西瓜种植作为脱贫致富的当家产业。

  由于,老施家里老娘90多岁了,他一个人走不开,又没车子拉,眼看着瓜熟又卖不出去,这让老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石红了解到老施的愁心事后,帮老施卖起了西瓜。

  “我们补毫村的西瓜又甜又红……”“你们最近需要买西瓜吗……”石红拨通了一些熟识的朋友向他们推销老施的西瓜。

  一通电话后,民营企业湘西协和医院、湘西武陵建安公司、湖南铭三鼎集团军、吉首市个私协会、爱尔眼科医院、湘泉药业纷纷认购西瓜。

  随后,湘西协和医院张国珍院长一行六人来到补毫村,和老施一起来到地里摘瓜、搬运上车。

  这只是一个贫困户脱贫的剪影。据了解,近年来,湘西州工商联认真落实“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工作要求,引导全州民营企业家,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为帮扶对象,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公益扶贫等途径,开展全州民营企业参与精准脱贫“千企联村”行动。

  截止目前,全州已引导近200家本地民营企业参与“千企联村”精准扶贫行动帮扶贫困人口近5万人。

  “目前,全州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各级政府的大事来抓。湘西州工商联及非公企业、各行业商会将作为精准扶贫参与者和补充力量,全面完成交办的脱贫任务。”作为州政协副主席、州工商联主席的石红说这些话时,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底气十足。

  据悉,为参与精准扶贫,州工商联组织了“千企联村”动员大会,州委书记叶红专亲自出席动员大会并作讲话,要求全州各级各部门要为民营企业参与“千企联村”行动开辟绿色通道。民营企业参与精准脱贫“千企联村”行动写入了州委经济工作报告和州委1号文件,纳入了州对县市年度绩效考核目标任务。

  民企成为精准扶贫的生力军

  2013年3月,昔日的花垣县矿老板龙清泉与龙照成注册成立五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到2014年底,先后投入资金780多万元,按照设计要求,高标准的水、电、路三通开发新茶园2000亩,改造了老茶园1000亩,组建注册三个茶叶生产合作社,配套一条精加工厂生产线,建成3000亩的绿茶产业基地,自产的“排吾云雾茶”已获国家商标注册。

  按照公司设计方案,从2013年3月起至2020年底止,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开发模式,投入资金2.64亿元,与茶旅游湘配套地开发“排吾云雾茶”3000亩、“边城翠翠红”茶12000亩,实现年产茶叶600吨,销售收入3.6亿元,税收2520元,利润8250万元,项目区3180贫困户14300个农民年收土地流转费、劳务费、种茶收入和利润分红9550万元,户平3万元,人均6680元。

  “目前,在产业开发尚未达产达标的情况下,我们公司三个联结村农民已获得逐年增加的产业开发收入,2016年三村农民共收领了土地流转费、劳务收入、鲜茶交售、贫贷统还经利等,合计839.75万元,户平1.31万元,人均3054元,仅这一项就有3000多贫困户脱贫。”龙清泉颇为自豪地说道。

  近年来,在州工商联的指导下,花垣县民营经济迅猛发展,一批规模以上民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助力精准脱贫。

  同时,该县引导9家规模民企派出工作队(组)进驻16个村驻村扶贫,每家企业每年投入帮扶资金20万元以上,累计为贫困村落实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倾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业”模式。动员16家规模民企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村集体+农户+基地”等形式委托帮扶非贫困村的贫困户,促进稳定脱贫;发动全县民企积极参与公益帮扶,多年来捐赠帮扶资金达500多万元。

  “文化旅游产业,是凤凰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凤凰县工商联主席李蔓蓉说。

  在凤凰县工商联的引导下,民企采取“公司+贫困户”、致富能人+贫困户“等形式带动扶贫增收。2017年1至7月,全县7个乡村旅游景点(区)共接待游客98.98万人次,带动3000余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其中从事园艺管培、保洁、安保、票务等工种2200人,自行经营摊点800余人,实现增收580余万元。

  李蔓蓉介绍,“到2020年,旅游人数稳定在600万以上,旅游业年收入2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直接、间接旅游就业人口12——15万人。”届时,凤凰旅游业将为精准扶贫注入更强劲持久的动力。

  此外,龙山县大力开展“百企帮百村、千商扶千户”合力脱贫攻坚活动,全县46家民营企业,1073名非公经济人士,结对帮扶37个贫困村和2768个贫困人口,开展结对帮扶活动50余次。

  全州在工商联的发起下,掀起了既有民营企业、商会整体帮村,又有小微企业、商会会员结对帮扶的参与热潮。

  “多元”帮困成扶贫的湘西模式

  6月1日,凤凰县凤飞水晶有限责任公司厂内一个个水晶球从机器内吐出,董事长向少华笑逐颜开地讲述着这些水晶球的用途。

  2015年董事长向少华应凤凰县“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政策感召,回到凤凰县阿拉经济开发区落地生根,为家乡父老乡亲脱贫攻坚做贡献。仅两年时间,共投资5529.4万元。目前,凤飞公司负责全县2000个建档立卡户(其中残疾人50人)就业问题,并保证员工月收入3500元以上,所有保险一并缴纳。“这些农民一下子变成产业工人,政府为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企业为政府减轻了就业扶贫压力。”向少华说。

  在州工商联的指导下,2014年苗汉子合作社108户成员携手十八洞村,成立了花垣县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湖南湘西(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精品猕猴桃示范基地,实行股份制合作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变股民后,公司采取贫困户+企业+产业项目的精准扶贫新模式,总投资1.13亿元,直接带动花垣县三个乡镇(含十八洞村)57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772户11142人脱贫致富。

  近年来,湘西工商联为提高扶贫实效,引导民企采取各种形式帮扶,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形成了多元化产业扶贫的新模式。即:“矿业转农业”,转型升级引领产业新跨越。湘西州花垣县规划建设了占地68.5平方公里、总投资50.7亿元的湖南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垣核心区),并以园区为载体,引导由“矿老板”转型经营农业;“老板带老乡”,委托帮扶助力产品变商品。该县一批民企带动老乡通过借力淘宝、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平台建立了“湘西馆”,引导入驻企业167家、入驻品牌41个,通过团购、预售、众筹等方式推销湘西农特产,全年实现成交额2.2亿元;“资金变股本”,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引导产业扶贫资金、扶贫对象帮扶资金通过股份合作、委托帮扶等形式加入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建设;“农民成工人”,就业帮扶拓宽群众脱贫路。湘西州引进入园企业83家,新增就业岗位1.37万个。

  石红说:“在湘西的精准扶贫中,民营企业应作为其中的补充力量,应当发挥独特的作用。作为民营企业家,主责主业是企业发展壮大,但助力脱贫攻坚也理应有责、有情、有为。”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