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九大报告新表述折射中国经济新动向

来源:中新社 作者:李晓喻 编辑:刘秋平 2017-10-20 08:55:50
时刻新闻
—分享—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十九大报告新表述折射中国经济新动向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中共十九大报告绘制了未来中国发展新蓝图。其中,不少经济领域的新表述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新动向。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三十年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十九大报告在重申这一表述的同时,首次明确表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对于土地经营权流转后,承包权会否丢失一直是中国农民关心的话题。报告对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列出更加具体、可落实的细节,无疑是颗“定心丸”。

  ——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其中“标准科学、约束有力”首次被明确列为该制度目标。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标准一直是中国预算管理关注的重点,但因各单位、各部门情况不一,统一标准体系尚未确立。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标准”,意味着在这个问题上技术准备已经相对成熟。

  “约束有力”,意味着中国预算约束要更“硬”。纳税人的钱要怎么花,支出理由是什么,必须一清二楚。“不按规定花钱的行为要受到严厉惩罚,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冯俏彬说。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是十九大报告关于对外开放最引人注目的表述之一。

  中国设立自贸试验区的初衷就是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上海等4个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贸易等领域已形成了123项改革试点经验,并在全国或特定区域复制推广。

  在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意味着地方在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的内容和次序,以及推广复制改革经验等方面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不必“千篇一律”,而将“百舸争流”。

  报告还首次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白明表示,这将搭建资源高效配置的平台,有利于发展大宗商品离岸交易,使中国外贸赢得更多话语权。

  ——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

  十九大报告提出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报告还明确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思路。

  白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搭建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是为中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安全网”。有了这张网,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不致陷入孤军奋战,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也将“满盘皆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