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涂长明关于中国粮食品牌建设的建议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姜虹 编辑:严欢 实习编辑 刘秋平 2017-08-11 17:40:01
时刻新闻
—分享—

  日前,第十八届中国粮食论坛在湖南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粮食行业协会、粮油企业以及科研教学单位等400余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和论坛。论坛以“深入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就当前的粮食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论坛上,益海嘉里油脂贸易事业部总监涂长明以中国粮食的品牌建设为中心,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处于竞争顶端的食品品牌寥寥无几,制造大国却是品牌弱国。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开始从以往的“商品消费”向“品牌消费”转变,可是中国的粮食行业还缺乏有足够市场号召力的品牌。很多有高端需求的消费者宁可高价购买国外的大米、面粉,却对国内同等优质的粮食产品视而不见。

  我国粮食产业开放时间较晚,一直到2004年,国务院才发布文件对粮食购销体制实施市场化改革,而且在2008年之后,国家很快又恢复到了政府主导粮油购销的局面,采取了重流通、轻加工的粮食收储政策。国家采取这样的政策有其合理的理由,客观的市场背景。目前优质不优价、混收混储的收储方式,使优质原粮品种得不到推广,最终会对粮食品牌建设带来巨大的影响。

  对此他提出了五点建议:建设现代化的强大的粮食加工企业。企业是品牌建设的主体和核心。在今后制定粮食政策的过程中,需要突出粮食加工产业在粮食品牌建设中的核心和主体地位,加快改革收储模式,在政策上不断加大扶持粮食加工企业的力度,充分释放粮食加工企业的活力。

  以开放发展为品牌建设添加动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对外资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特别是今年以来出台了大量的政策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对于粮油行业来讲,中国粮食品牌要做大做强,就要紧跟国家扩大开放的步伐,特别是在保障各种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竞争方面,粮油行业还有很多需要做的工作。

  改变目前的收储轮换方式和品种结构。国家每年的巨大收储数量,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像稻谷一类的品种,储存难,运输难,保鲜难,国家应该把大量的收储数量交给加工企业来完成,这样既保证了加工企业对货源的要求,又保证了产品质量和大米的新鲜度,使国家储备进入动态化的良性循环状态中。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消费理念。在日本稻谷产区,街头巷尾到处都能看到精米加工机,日本超市中也配有精米机,如此,大米的口感和新鲜度便能保证,区域品牌的优势就能完全显现出来;另外,日本超市中多售卖糙米,即便是精米,也多为小包装,且包装上皆精确标示大米的详细生产信息以及保质期限。日本的稻谷加工和大米的保鲜方法都很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

  发挥好行业协会在粮食品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粮食行业协会需充分发挥行业带头人、代言人、协调人的作用,代表行业立场和公共利益积极发声,呼吁行业自律,呼吁普惠全行业的公平政策,客观公正及时地回应消费者对有关粮食问题的疑问,带领全行业制定并落实中国粮食品牌建设攻坚计划。

  此次论坛上,全国百家粮油骨干企业在论坛上向全行业发出了开展“抓质量、重信用、树品牌”活动倡议书,决心在全行业带头狠抓产品质量提升、重视企业信用建设、精心打造粮油产品品牌,争创名牌畅销产品,共同提高粮油产品供给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品质安全和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姜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商频道首页